文档介绍:赏析《声声慢》
《声声慢 ·寻找寻觅》是宋朝女词人李清照的作品。全词一字一泪,风格深邃凝重,哀婉凄凉,极富艺术感染力。下边是对于赏析《声声慢》的内容,欢迎阅读!
李清照『声声慢』
寻找寻觅,冷冷清清,凄悲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悲伤,倒是旧时认识。
满地黄花聚积,憔倅损,此刻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单独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小雨,到傍晚、点点滴滴。
此次序,怎一个愁字了得!
翻译:
我各处寻找寻找,寻到的只有冷清,十分悲惨。
乍暖还寒的节气,是最难忍耐。
两杯淡酒,又怎能压住心头的悲伤
大雁飞过之时,我正悲伤,却发现它正是我在故土认识的那只满地的黄花聚积着,十分憔倅,有谁忍心去摘
我单独守着窗,单独一人,一个人怎么才能熬到天黑小雨敲打着梧桐,此时正是傍晚,一点一滴落著。这类场景,这类 “愁”又怎么是一句话能说得清的呢
赏析
唐宋古文家素以散文为赋, 而倚声家实以慢词为赋。 慢词拥有赋的铺叙特点,且蕴藉流畅,匀整而富变化,可谓 “赋之余 ”。李清照这首《声声慢》,交口称赞数百年,就其内容而言,几乎是一篇悲秋赋。
亦唯有以赋体读之, 乃得其旨。李清照的这首词在作法上是有创建性的。本来的《声声慢》的曲调,韵脚押平声字,调子相应地也比较徐缓。而这首词却改押入声韵,并屡用叠字和双声字,这就变舒缓为急
促,变哀惋为凄厉。此词以豪迈纵恣之笔写激动悲怆之怀, 既不委宛,也不隐约,不可以列入婉约体。
靖康之变以后,李清照国破,家亡,夫死,伤于人事。这期间她
的作品再没有当年那种清爽可人,浅斟低唱,而是转为沉郁凄婉,主
要抒写她对亡夫赵明诚的和自己孤单悲凉的景况。 《声声慢 ·寻寻
觅觅》即是这期间的典型代表作品之一。
这首词起句便不平常了,一连用七组叠词。不只在填词方面,即便在诗赋曲也绝无仅有。 但利处不单在此, 这七组叠词还极其富音乐美。宋词是用来演唱的,所以音调解睦是一个很重要的内容。李清照对乐律有极进修诣, 所以这七组叠词朗诵起来, 便有一种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感觉。只觉齿舌音往返频频吟唱,彷徨低迷,委宛凄楚,犹如听到一个悲伤之极的人在低声倾吐, 但是她还未张口已感觉已能使听众感觉到她的悲伤,而等她说完了,那种伤感的情绪仍是没有散去。
一种无缘无故的愁绪在心头和空气中洋溢开来, 久久不散,余味无量。心情不好,再加上这类乍暖还冷天气,词人连觉也睡不着了。如
果能沉熟睡去, 那么还可以在短暂的时间内逃离悲伤, 但是越想入睡就越难以入睡,于是词人就很自然想起亡夫来。披衣起床,喝一点酒暖暖身子再说吧。但是严寒是由是孤单惹起的,而喝酒与饮茶同样,单独一人只会感觉格外悲凉。
端着一杯淡酒,而在这日暗云低,凉风正劲的节气,却忽然听到孤雁的一声悲鸣, 那种哀怨的声音直划破天际, 也再次划破了词人未愈的伤口,头白鸳鸯夫伴飞,唉,雁儿,你叫得这样悲凉幽怨,莫非你也像我同样, 老年失偶了吗也像我同样, 余生要单独一人面对万里层山,千山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