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专业资料参考首选合肥市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二〇一一年六月目录一、“十一五”发展成就………………………………………… 5 二、“十二五”发展环境分析…………………………………… 8 (一)发展机遇………………………………………………… 8 (二)面临挑战………………………………………………… 9 三、指导思想、原则、目标和主要任务………………………… 10 (一)指导思想………………………………………………… 10 (二)基本原则………………………………………………… 10 (三)发展目标………………………………………………… 11 (四)主要任务………………………………………………… 14 四、产业发展重点………………………………………………… 16 (一)做大做强支柱产业……………………………………… 16 家电产业……………………………………………… 16 汽车及零部件产业…………………………………… 16 装备制造业…………………………………………… 17 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业………………………………… 18 (二)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19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19 新能源产业…………………………………………… 20 专业资料参考首选新材料产业…………………………………………… 21 公共安全产业………………………………………… 21 节能环保产业………………………………………… 22 生物产业……………………………………………… 22 (三)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25 轻工纺织产业………………………………………… 25 冶金产业……………………………………………… 25 化工产业……………………………………………… 26 建材产业……………………………………………… 26 五、产业空间布局………………………………………………… 27 (一)总体布局………………………………………………… 27 (二)县区产业发展定位……………………………………… 30 六、保障措施……………………………………………………… 33 专业资料参考首选“十二五”时期是合肥工业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承接产业转移、推进结构调整升级、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根据《合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合肥市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明确“十二五”时期的发展目标、发展重点和保障措施,作为我市未来五年工业发展的行动纲领。一、“十一五”发展成就“十一五”时期,我市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国家促进中部崛起、扩大内需和国内外产业转移等重大机遇,积极推进工业立市、创新推动、县域突破战略,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精力向工业集中,资源向工业汇集,政策向工业倾斜, 工业实现了历史性突破,为全市经济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工业规模不断壮大。“十一五”期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和工业增加值均实现翻两番, 总产值由“十五”末的843 . 1亿元增至“十一五”末的3768 . 9亿元,增加值由263 . 7亿元增至1052 . 7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由668户增至20 91户,产值超亿元的由102户增至481户,超10亿元的由19户增至45户,超百亿元的由1户增至5户。全部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2005年的50 . 7%提高到2010年的59 . 2%,工业化率由36%提高到41 . 5%,工业成为推动全市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主动力。专业资料参考首选有效投入持续扩大。“十一五”期间,累计完成工业投资2 826 . 7亿元,是“十五”时期的11 . 2倍,工业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由“十五”末的18 . 1%上升到“十一五”末的32 . 9%。全市共实施亿元以上工业项目1100多项,其中投资超10亿元工业项目60多项。京东方六代线、熔安重工、友达、格力、美的、日立、大陆轮胎等一批重点工业项目的陆续建成投产,带动了全市工业投资的快速增长。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十一五”期间,工业主导地位日益突出, 以工业为主的二产占GDP比重上升了8个百分点,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由“十五”末的31 . 1%提高到“十一五”末的39% ,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超过 50% , 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14 . 5%提高到23% , 在全,初步形成了以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为主导的产业体系。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 家电产业产值突破千亿元,汽车及零部件产业、装备制造业产值突破500亿元,新型平板显示、光伏、节能环保、新材料、公共安全等产业迅速成长,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全国产生了先发效应。企业创新能力持续增强。“十一五”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