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7
文档名称:

中医内科主治医师考试中医诊断学资料整理.docx

格式:docx   大小:553KB   页数:2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医内科主治医师考试中医诊断学资料整理.docx

上传人:zhaojr1943 2021/11/19 文件大小:55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医内科主治医师考试中医诊断学资料整理.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中医诊断学
表 3 - 问诊(问诊的一般内容)
考点 主要内容
个人生活史 生活经历、精神情志、饮食起居 、婚姻生育,小儿出生前后情况
家族史 辨别 遗传性疾病 与某些传染性疾病
平素健康状况 ,过去曾患过何病,是否有预防接种,药物过敏史,做过何
既往史
种手术治疗
考点 类型
恶寒重
发热轻
发热轻
恶寒发热
而恶风
发热重
恶寒轻
壮热
潮热
但热不寒
微热
38℃以下

表 4 - 问诊(问现在症状)
临床表现
意义
感觉明显怕冷,轻微发热
风寒表证
自觉轻微发热,遇风觉冷、避之可缓
伤风表证
自觉发热较重,轻微怕冷
风热表证
高热( 39℃以上)持续不退,不恶寒
里实热证—伤寒阳明经证和温病
只恶热
气分阶段
下午 3-5 时(申时) 热势较高者,称
阳明潮热 —阳明腑实证
为日哺潮热
午后和夜间有低热 ,骨蒸发热(热自
午后或夜间潮热— 阴虚火旺 ,瘀血
骨内向外透发的感觉)
积久,郁而化热
发热以夜间为甚者,称为身热夜甚
温病发热—热入营分,耗伤营阴
身热不扬 (即肌肤初扪之不觉很热,
但扪之稍久即感灼手) ,午后热甚,
湿温潮热 —湿温病
兼见头身困重等症
长期微热, 劳累则甚, 兼疲乏、少气、
气虚发热
自汗
时有低热,兼面白、头晕、舌淡、脉
血虚发热
细等
长期低热,兼颧红、五心烦热等
阴虚发热
每因情志不舒而时有微热,兼胸闷、
气郁发热,亦称郁热
急躁易怒等
小儿于夏季气候炎热时长期发热,

有烦渴、多尿、无汗等,至秋凉自愈
气阴两虚发热

寒热往来
自觉时冷时热, 一日多次发作而无时
寒热往来
少阳病—半表半里证
无定时
间规律
寒热往来
疟疾:恶寒战栗与高热交替发作,每日或二三日发作一次,发有定时。
考点 类型 临床表现 意义
有汗无汗
特殊汗出
局部汗出
疼痛性质

有定时
兼剧烈头痛、口渴、多汗等;
气郁化火及妇女热入血室:寒热往来,似疟非疟。
无汗
表证无汗:风寒表证
里证无汗:津血亏虚,阳气虚
表证有汗:风邪(风热)表证
有汗
里证有汗:里热证
里虚证:阳虚,阴虚内热
自汗
醒时汗出,活动尤甚
气虚证和阳虚证
盗汗
睡则汗出,醒则汗止
阴虚证
其他
自汗、盗汗并见
气阴两虚
病势危重, 冷汗淋漓如水, 面色苍白,
亡阳
肢冷脉微
绝汗
病势危重, 汗热而黏如油, 躁扰烦渴,
亡阴
脉细数疾
冷汗
汗有冷感
阳气虚或惊吓
热汗
汗有热感
里热蒸迫
黄汗
汗出沾衣色如黄柏汁
风湿热邪交蒸
战汗
全身寒战抖动,而后汗出
提示疾病发展的转折点
头汗
上焦热盛;中焦湿热;虚阳上越;进食辛辣
但头汗出
半身汗
特征:汗出常见于健侧,无汗半身常是病变部位。
多见于:痿病、中风及截瘫病人
手足心汗
阳气内郁,阴虚阳亢;中焦湿热;阳明燥热内结;脾虚运化失常
心胸汗
心悸、失眠、腹胀、便溏等
心脾两虚
心悸、心烦、失眠、腰膝酸软等
心肾不交
阴汗
外***及其周围汗出
下焦湿热
胀痛
气滞作痛:胸、胁、脘、腹胀痛,多是气滞;
但头目胀痛,多因肝火上炎或肝阳上亢
刺痛
瘀血
冷痛
寒邪阻滞(实证) ;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