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湿邪等各邪特点.doc

格式:doc   大小:100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湿邪等各邪特点.doc

上传人:雨林书屋 2021/11/19 文件大小:10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湿邪等各邪特点.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2.寒
1)自然特征:寒拥有严寒、凝固特征,为冬天的主气,从小雪、大雪、冬至,到小寒计四个节气,为冬令主气。寒为水气而通于肾,故称冬天为寒水当令的季节。因冬为冷气当令,故冬天多寒病,但也可见于其余季节。因为气温骤降,御寒保温不够,人体亦易感觉寒邪而为病。
2)寒邪的性质和致病特色:寒邪以严寒、呆滞、收引为基本特色。
①寒易伤阳:寒为阴气的表现,其性属阴 ?故寒为阴邪。阳气本能够制阴,但阴寒偏盛,则阳气不单不足以驱除寒邪,反为阴寒所侮,故云“阴盛则寒”,“阴盛则阳病”。所以寒
邪最易损害人体阳气。阳气受损,失于和煦之功,故浑身或局部可出现显然的寒象。如寒邪束表,卫阳郁遏,则现恶寒、发热、无汗等,称之为“伤寒”。若寒邪直中于里,损害脏腑阳气者,谓之为“中寒”。如伤及脾胃,则纳运起落失态,致使吐泻清稀,脘腹冷痛;肺脾受寒,则宣肃运化渎职,表现为咳嗽喘促,痰液清稀或水肿;寒伤脾肾,则温运气化渎职,表现为畏寒肢冷、腰脊冷痛、尿清便溏、水肿腹水等;若心肾阳虚,寒邪直中少阴,则可见恶寒蜷卧、手足厥冷、下利清谷、精神委靡、脉微细等。
②寒性呆滞:呆滞,即凝固阻滞之谓。人身气血津液的运转,赖阳气的和煦推进,才能畅达无阻。寒邪侵入人体,经脉气血失于阳气和煦,易负气血凝固阻滞,涩滞不通,不公则痛,故痛苦是寒邪致病的重要特色。因寒而痛,其痛得温则减,逢寒增剧,得温则气升血散,气血运转无阻,故痛苦缓解或减少。寒胜必痛,但痛非必寒。因为寒邪入侵的部位不一样,所以病状各异。若寒客肌表,呆滞经脉,则头身肢节剧痛;若寒邪直中于里,气机阻滞,则胸、脘、腹冷痛或绞痛。
③寒性收引:收引,即缩短牵引之意。寒性收引是指寒邪拥有收引拘急之特征。“寒则气收”。寒邪侵袭人体,可负气机收敛,腠理闭塞,经络筋脉缩短而挛急;若寒客经络关节,则筋脉缩短拘急,致使拘挛作痛、屈伸不利或冷厥不仁;若寒邪侵袭肌表,则毛窍缩短,卫阳闭郁,故发热恶寒而无汗。
寒与肾相应。寒为水气,通于肾。寒邪侵袭,寒水泛滥,则尿少,水肿;寒水过盛,上制心火,则心疼、心悸、肢厥等 ?
总之,寒为冬天主气,与肾水相应。寒病多发于冬天,但也可见于其余季节。寒邪为病,其致病特色是:寒为阴邪,易伤阳气,故寒邪致病,浑身或局部有显然的寒象。寒胜则痛,所以痛苦为寒证的重要特色之一。因寒则气收,故其病有毛窍闭塞、气帆收敛、筋脉拘急的特珏,表现为无汗、拘急泎痛或屈伸不利等。
3.暑
1)自然特征:暑为火热之邪,为夏天主气,从小满、芒种、夏至,到小暑四个节气,为暑气当令。暑邪有显然的季节性,主要发生在夏至此后,立秋从前。暑邪独见于夏令,故有“暑属外邪,并没有内暑”之说。暑邪致病有阴阳之分,在炎夏之日,气温过高,或骄阳曝晒过久,或工作场所闷热而惹起的热病,为中于热,属阳暑;而暑热节气,过食生冷,
或贪凉露宿,或冷浴过久所惹起的热病,为中于寒,属阴暑。总之,暑月受寒为阴暑,暑月受热为阳暑。
2)暑邪的性质和致病特色:暑为火所化,主升散,且多挟湿。①暑性酷热:暑为夏月酷暑,盛夏之火气,拥有酷热之性,火热属阳,故暑属阳邪。暑邪伤人多表现出一系列阳热症状,如高热、心烦、面赤、浮躁、脉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