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 .
撒哈拉的故事读后感
撒哈拉的故事读后感 ( 一)
《撒哈拉的故事》 这一本书是我第一次深入去接触三毛这一个 作家,三毛我听说的算是比较多,而真正仔细阅读她的作品的就 只有这本。说真的我个人对阅读什么的真的没多大兴趣,我会选 这本书,是因为书名而吸引。我喜欢去旅游,喜欢去看各个地方 的特色,而撒哈拉沙漠更是引起我对它的好奇心。
《撒哈拉的故事》 讲述的是三毛在偏远沙漠所经历的一系列有 趣的生活故事。在这本书中我看到了一个洒脱随性,有梦想,执 着的三毛。
在酷热难耐,物资匮乏的沙漠中,三毛和荷西依然能够在沙 漠中生活得乐趣横生真的是难以想象。三毛刚来沙漠,荷西带领 三毛去他们居住的地方,房子中间一块四方形的大洞,一间较大 的面向着街,另外一间,小得放下一张大床之外,只有进门的地 方,还有手臂那么宽大的一条横的空间。厨房是四张报纸平铺起 来那么大,有一个污黄色裂了的水槽,还有一个水泥砌起的平台 还有个简陋的浴室,地是水泥地,高低不平,墙是空心砖,没有 涂石灰。而对于这一间这个不能再简陋的小屋三毛并没有灰心, 而是燃起对生活的信心。三毛和荷西用他们的力量去改造自己的 房子。白天荷西在外工作,三毛单独一个人去市场拖回别人扔在 路边的木料,每隔几个小时便去守着它们,殊不知这些木材原是 装棺材的木箱,得知真相后,她俩哈哈大笑,反而更喜欢自家特 别的新桌子。这样的笑话实在弄出不少,但他们在拥有乐趣的背 后,还有很多不为人知的心酸是我们很难体会的。
在沙漠中少不了的当然是那里的当地人一一撒哈拉威人。撒
哈拉威人的外表上看上去都是极肮脏而邋遢的,不清洁的衣着和 气味,使人产生一种错觉。在 《沙漠观浴记》那章中更是看得令人 目瞪口呆,那些洗澡的人用一片小石头刮自己的身上,那不知多 久没洗澡的身子全身的黑浆都被刮出来了,整个浴堂都充满着令 人恶心的东西,不禁让人觉得反胃。三毛和荷西对人和气,不小 气这一点,让他们的邻居充分给利用,什么千奇百怪的东西都来 借,给了他们不会还,基本上除了三毛
的牙刷和三毛的丈夫,家里的东西都借过了。而你不借给他
们他们就说伤害了他们的骄傲,真是让人可恨又好笑的撒哈拉威 人。同时他们又是无知的人。在 《收魂记》中三毛为大漠中的女子
拍照,而这家的男子却说三毛收了她们的魂,以为她们快要死去。
当三毛拿出镜子,照在老人的面前时,他们看了一眼镜子,大叫 得几乎翻下车去。可见他们的无知,处于辽阔的大沙漠中,面对 浩瀚的黄土,脑海里有的是那些愚昧的说法,真是令人可怜。
当地人思想落后且迷信,善良者有之,但更多人往往以自己 的利益为重。《哑奴》这一篇就很好得体现出来。这一篇也是我在 这本书中最喜爱,最感动的一篇。哑奴这一家一生都要为财主做 事。当地的土财主们肆意差遣奴隶为自己挣钱,而三毛看不惯这 践踏人权的事,不顾当地人的劝告和哑奴成为了好朋友,她常常 给哑奴送去食物,请他来家里做客,偷偷塞给他钱,哑奴非常感 激并请三毛和荷西到他家做客。哑奴他是最好的泥水匠,拥有这 一身的好本领,本应该有很好的生活,但他是奴隶,注定是贫穷 的,但他没有对生活感到绝望,因为他有一个家,尽管他的太太 是一个白痴,他做的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家。虽然他做的一切都 是因为他身为奴隶所要做的但正如他自己所说“我的身体虽是不 自由的,但我的心是自由的。”一个身体受到约束的人,能够说 出这样的话,他的内心是足够强大的。但是他最终的命运还是逃 不过要被财主用来做买卖交易,三毛得知,在哑奴临走之际,三 毛哭着把一条彩色大毯披在哑奴的肩头,哑奴却挣脱枷锁把东西 都递给妻与孩子们,他竭力地想对太太说话,却发不出一点声音, 三毛哭着看着哑奴离开,她只能看着却不能帮哑奴脱离分离的绝 境……
在这本书更为重要的是爱,那一份荷西对三毛真挚的爱。在 别人认为三毛这一举动是个笑话时,荷西是唯一不笑话她,不阻 止她,更不拖累她的人。当初三毛不顾一切来到撒哈拉,荷西只 是默默的收拾行李,在沙漠找到了工作,等着三毛踏上那片土地。 荷西对三毛的爱虽然没有轰轰烈烈,却平凡得伟大。三毛是一个 一意孤行的倔强女子,但当有一个人愿意为了她去沙漠里受苦时, 这个倔强的女子已经决定要跟那个人天涯海角一辈子流浪下去了。 这平淡深远的结合,意味着不离不弃。在荒山的那一个惊心动魄
的夜晚,三毛没有选择离去,而是想尽办法营救心爱的丈夫 ; 在符
咒让三毛痛不欲生的时刻,荷西一直陪在她身边,因担忧而变得
慌乱。这就是简单却深刻的爱。如三毛所说:“飞蛾扑火时,一 定是极快乐和幸福的。”这样的爱,令人肃然起敬。
看完整本书让我有种想立马收拾行装,游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