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月光曲教案 (2).doc

格式:doc   大小:22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月光曲教案 (2).doc

上传人:xreqing 2021/11/20 文件大小:2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月光曲教案 (2).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26  月 光 曲
德昌小学 徐小会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九自然段。
2.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体会音乐的魅力,感悟贝多芬为人民演奏的思想感情。
3.学习运用想象和联想表达音乐美的方法。
二、学情分析
        《月光曲》一文是关于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谱写钢琴曲――《月光曲》的故事。文章生动地记述了贝多芬谱曲的经过。全文以生动、优美的语言开始叙述。贝多芬来到小镇演出,夜晚“在清幽的小路散步"。当贝多芬被盲姑娘懂音乐、爱音乐而感动,即兴为她演奏时,一阵风吹灭了蜡烛,屋里洒满了清幽的月光,“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使我们仿佛身临其境。 对于六年级的学生,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因此,对文中传说故事的内容,。但是,这个年龄的孩子对文字的鉴赏力还不强,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才能领悟到文中语言之美。同时,学生的认知和情感没有得到同步发展,比如穷困,比如爱心,比如对音乐的挚爱,比如同情和怜悯,这些都似乎离他们有些遥远。因此他们很难走进贝多芬的内心世界,不能很深切地体察月光曲里包蕴的情思,感受到乐曲之美。(精品文档请下载)
三、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中蕴含的美好情感,学习通过想象和联想表达音乐美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
贝多芬感情变化的原因,即多芬创作《月光曲》的激情来自何处。
四、教学过程
第二学时
【导入】
同学们,当你看到这些词语时,脑海里会出现一副什么样的画面呢?那么,大家想知道它们和月光曲之间究竟有何联系呢?接下来就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走进贝多芬。(精品文档请下载)
一、品读感悟,体会情感
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呀,,究竟是什么打动了音乐家贝多芬的心,吸引他走进茅屋为兄妹俩弹了一首又一首呢?快速浏览课文2—7自然段。(精品文档请下载)

出示合作探究:是什么打动了音乐家贝多芬的心,吸引他走进茅屋为兄妹俩弹了一首又一首呢?
2.交流汇报,从对话中你体会到什么?

3.指名分角色读对话,创设教学情境。

补充;你从这段话中还体会到了什么?应该用什么语气去读?
是呀!盲姑娘的善解人意打动着贝多芬,让他不由的为兄妹俩弹奏一曲。还有什么触动了贝多芬的心,使他弹了一首又一首呢?

5.分角色朗读,你发现了什么?体会盲姑娘的两个“您”和贝多芬的“您”的含义。
6.(板书:偶遇 知音)也正因为此,激发了他的创作欲望和灵感,而此时——(师引读)(出示句子:月光照进窗子,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精品文档请下载)
二、提示写法,初识写实与联想
1。这清幽的月光,多静啊!谁再来读?(指名读、女生齐读)
2。提示:这就是由月光引发的联想.
3。在如此幽静的环境下,贝多芬到底创造出了一首什么样的曲子呢?大家来听一听,请闭上眼睛,静静感受,然后说一说你好像看到了什么?(精品文档请下载)
,皮鞋匠又产生了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