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古典诗词的欣赏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从诗经、楚辞到乐府民歌,从魏晋诗歌到唐诗、宋词、元曲,一脉相承而又风格各异的诗歌作品如灿烂的星河,熠熠生辉。古典诗歌的积累程度和鉴赏水平是一个人文化素养的重要标志。怎样在熟读、背诵的基础上提高鉴赏水平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咬文嚼字
诗歌最讲究语言精练,诗人总是竭力搜寻、精心调遣最恰当的文字来表达尽可能丰富的思想感情。欣赏古典诗词,不但要弄懂字面的意思,更要反复吟咏玩味,探究语言深层的蕴涵,从语表深入到语里,辨析言外之音,体会诗人的苦心孤诣。
古典诗词还讲究用典,读古典诗词,必须弄懂典故的来源和含义,才能理解诗人的用意所在。
知道格律
古典诗歌的音韵美主要体现在格律上,格律就是诗词(曲)在字数、句数、平仄、对偶、押韵等方面的格式和规则。了解一些诗词格律,诵读时才能领会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的语言所形成的美感。
诗歌发展到唐代,形成了一种新诗体,这种诗体在字数、声韵、对仗方面有比较严格的规定,称为格律诗,也叫近体诗、今体诗,包括五言律诗、七言律诗、五言绝句、七言绝句等。而非格律诗则称为古体诗或古风。
律诗限定每首八句四联,依次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每联两句,上句为出句,下句为对句。每句的平仄有严格规定。在一联中,对句和出句的平仄相对(相反),而下联的出句要与上联的对句平仄相粘(相同)。一般每句的第一、三、五字平仄可自由些,第二、四、六字严格些。凡偶数句都要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一般押平韵,一韵到底。律诗的中间两联要求对仗。杜甫的《蜀相》就是一首规范的七言律诗。绝句就是截取律诗的一半而成,平仄、押韵同律诗一样,只是不要求对仗。
古体诗不拘字数和对仗,用韵较宽,可以用平声韵也可以用仄声韵,换韵比较自由。
唐代以后又出现了词。词本来是配乐的歌词,供演唱用的,后来逐渐脱离了音乐而成为一种独立的文学体裁。
词的篇幅长短不一,有的词还分上阕、下阕,诵读时要注意处理好间歇停顿。词的句式变化多,长短不一。词的押韵也和诗不同,有的一韵到底,有的中途换韵;有的押平声,有的押仄声韵。
领略意境
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意与客观物象相互交融而形成的、能使读者沉浸其中的想象世界。古典诗歌特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