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人教部编版《月迹》教案1.doc

格式:doc   大小:157KB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人教部编版《月迹》教案1.doc

上传人:小李飞刀 2021/11/21 文件大小:15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人教部编版《月迹》教案1.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人教部编版《月迹》教案1
人教部编版《月迹》教案1
1 / 11
人教部编版《月迹》教案1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24 月迹 |人教(部编版)
《月迹》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古今中外描写月亮的文章。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诵读、研讨方式了解课文的行文线索和借景抒情的写法。
2、比较了解以孩子的视角写不同主题的文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孩子们追求美好事物的情怀,以及期盼美好事物人人都享有
的纯真愿望。
2、了解课文的行文线索和借景抒情的写法。
3、比较了解以孩子的视角写不同主题的文章。
教学重点:
把握寻月过程中孩童的心理及其发展变化轨迹。
教学难点:
准确领会文章的主题。
对外婆形象的认识。
课前准备:
课前布置学生预****课文, 利用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 搜集有关咏月的
文章。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课设计
古今中外描写月亮的文章很多,同学们找到了哪些呢 ?( 略)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贾平凹是如何描写月亮的?
二、简介作者
(让学生展示搜集到的有关作者方面的情况,最后教师强调。)
三、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 ( 分角色、个别、集体均可 )
2、解题: ( 由题目引出月迹 )
月迹就是月亮的足迹, 大家能从课文中概括出月亮踪迹的转换场景吗 ? 明确:屋中 院中 沙滩
3、文中谁的话引起了这些场景的转换 ?
明确:奶奶的三句话——
“月亮进来了!”
“它走了,它是匆匆的,你们快出去寻月吧。”
“月亮是每个人的,它并没走,你们再去找吧。”
四、合作探究
1、课文开头写“我们这些孩子,什么都觉得新鲜,常常又什么都不
觉满足”,而结尾却说“大家都觉得满足了”,这是为什么 ?
明确:
人教部编版《月迹》教案1
人教部编版《月迹》教案1
2 / 11
人教部编版《月迹》教案1
不满足——在孩子的眼睛里,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那么新鲜好玩,
发生的任何现象他都充满了好奇, 他的心里有无数个为什么, 总想打
破砂锅问到底,所以对孩子来说,他们总是“不觉满足”的。
( 启发:孩子们做了哪些事情或经历了什么,最后得到满足呢 ?)
满足——孩子们在寻月的过程中得到了满足。
在屋中的穿衣镜上看到了月亮,没多久,月亮在镜上消失了,孩子们失望。 ( 指名朗读 )( 板书:屋中之月——失望 )
孩子们跑到院子里寻找月亮,“满院子的白光”“玉玉的、银银的”
月亮“明显大多了, 也圆多了” ,每个人都说月亮是属于自己的。 ( 指名朗读 )( 板书:院中之月——争执 )
寻月寻出院门,在沙滩上、 在每个人的眼睛里找到了月亮,他们陶醉在月色中,而且明白了月亮是属于每个人的(集体朗读) (板书:沙滩之月——满足)
在寻月的过程中,孩子们沐浴在皎洁的月光下, 既欣赏到美丽的月色,又表达纯真的愿望——美好的事物人人都享有。 寻月的过程就是孩子们追求美的过程。
2、“月亮是个好”,妹妹说的这句话如何理解 ?
明确:“好”就是指美好的东西——月亮那么美丽和纯洁,给每个人
都带来美的享受。
( 教师点拨:好是什么 ?月亮的好体现在哪里 ?)
3、理解“我突然觉得,我们有了月亮,那无边无际的天空也是我们
的了,那月亮不是我们按在天空上的印章吗?”
人教部编版《月迹》教案1
人教部编版《月迹》教案1
3 / 11
人教部编版《月迹》教案1
明确:一轮圆月衬着无边无际的天空, 像一枚小小的印章盖在书本了,
既然月亮属于我们每一个人的,那无垠的太空也是属于我们的了。
教师小结:月亮是美的,天空也是美的。无边无际的天空象征着世间
所有美好的事物。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寻找到生活中的美, 对美的追求,
应该是人生的座右铭,对于你们是如此,对于我们每个人都是如此。
4、经过同学们的讨论分析,我们对课文内容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现在,我想问一个问题——为什么文章要以月迹为标题 ?( 月迹的含义 )
明确:月迹可以理解为月亮在孩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