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 .
校本课程实施小结
新乡市外国语小学 巩万娜
 我校于2011年将国学精髓“经典诵读”作为校本课程。目的在于让中华民族的经典美文映入每一个孩子的眼里,让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走进每一个孩子心中,让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延续在每一个孩子的身上。力争打造“书香满园”通过每周一次的校本课时间来落实,让学生与古人对话,与圣贤交流,使学生形成深厚的文化积淀,最终成为博学于文、约之以礼的谦谦君子。
为什么非要提倡读经,非要鼓励选读最有价值的书不可呢?我们所说的“读”是“熟读”的意思,人的生命有限,熟读一些有高度价值的书,吾人可以直探人性本源,较轻便地吸取到人生的智慧,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较迅速的启迪自己的理性。而后对比较浅显性、应用性的学问,就可以事半功倍地吸收。并且眼界远大、胸襟开阔,可以对人生的各项活动,作一较为全面性而合理性的规划与安排。这就是古人所说的“见识”,亦即现今所谓的“文化教养”。要启发理性、开拓见识、陶养性情,除“读经”外,恐怕别无切实可行。
   到今天我们到底应当怎样引导小学生去阅读精典呢?为此我们全体教师颇费了一番心思,首先在思想上达成了一致:认为最好的办法还是诵读、背诵,不求多深的理解,这是中忆,但理解不能代替记忆。而能记住的东西,终有一天会理解的。 
    为此我们制定了诵读背诵计划并一一落实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现将方法步骤梳理如下:
    1、我们认为学习经典古诗文最常见的方法是朗读与背诵。朗读要求读出韵味,读出节奏、读出情感、读出意境。要用普通话指导学生朗读。在学会朗读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背诵。
    2、合理选择内容,合理把握教学节奏。学生在经典诵读中会遇到很多困难,我们要把长远目标与短期计划相结合,把握好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近“先读后背再悟”的原则。             
    3、倡导亲子诵读。定期与家长联系,进行交流沟通,提高家长认识,取得家长支持,使学生在家庭中有一个良好的诵读氛围。可以尝试“父子对背、母女轮背、爷孙联读、合家齐诵”等经典诵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