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出入库管理制度
出入库管理制度
出入库管理制度
出入库管理制度
目的、职责和适用范围
目的
为规范公司物料管理,降低生产成本,保证公司物资与财产的准确、完好 , 规范物料出入库流程,确保生产的正常进行 , 提高公司成本核算水平,实现公司精细化管理,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所以涉及公司库房物料收发的部门。
职责
物资供应部负责物料入库的部分搬运工作,负责生产物料出库的配料工作。
库房负责外协物料的发出与收回的管理,库房所有物料的出入库及储存管理。
制造部物料科负责除成品仓外的其它仓库日常管理,负责下达物料采购计划。
品管部负责物料质量检验工作。
生产车间负责现场物料的管理与保全,组织退料工作。
采购部负责按物料采购申请准时采购,及时处理外购不合格品的退料与换料工作,负责外购物料的采购价格录入与维护和计量单位转换系数的维护与管理。商务部负责物料的销售出库及退换货管理。
物料管理基本原则
帐、物、卡一致性原则
仓库负责做好物料的保管工作,如实登记仓库实物帐,经常清查、盘点所管辖的物料,确保在每一时点库存物料的账面数、销存卡数与实物数相同,对出现的盘盈、盘亏应及时上报财务部进行处理,保证帐、卡、物的一致性。
库存资金最小化原则
仓库对物料实行分类控制,在确保不断料、不呆料、不囤料的情形下,合理优化各物料的库存数量,对常用物料的备货实行库存上、下限管理,减少库存占用资金,加速资金周转。
公司积极开展废旧物料、生产余料的回收、整理、利用工作,物资供应部负责主持联合其他部门开展积压物料的处理工作。
安全性原则
仓库以及车间等物料存放单位应按照规定要求做好物料储存、保管工作,减少存储过程中的损耗。
仓库以及车间等物料存放单位应加强安全保护措施,做好防盗、防火、防潮工作。
物料储存原则
为了确保公司财产的安全,仓库应按照 5S管理标准,加强对仓库物料的存储管理,物料堆放要整齐、平稳、有序、便于盘点和领取,物料标识清晰。未经检验及正在检验的物料要与仓库的正常物料分别存储与标识。
物料发放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减少库存过期物料的积压。仓库员在发料时应遵循“推陈建新、先进先出、按规定供应、节约用料”的原则,做到一盘点、二核对、三发料、四减数。
物料进仓后须根据储存要求提供满足物料要求的存放环境。
库存的过期物料在需要使用时提供清单提供给质检员由其进行质量的复查,以便对质量发生变化的物料采取措施进行再利用。
仓库内应配置经计量局检验合格的度量衡量器具,并随时校正妥善保管,度量衡量器具至少每年做一次总体校正。
仓库分类
公司仓库按以下类型进行分类管理:
原料库
主要储存和管理公司外购的各种原材料、零件、成品。主要包括仓库如下:
原材料库主要用来储存和管理本公司产品耗用的主要元器件
出入库管理制度
出入库管理制度
出入库管理制度
低值易耗品库主要用来储存和管理本公司产品加工所需的各种外购辅助材料,包括包装物、纸箱、线材等。
半成品库
自制半成品仓库 : 主要负责储存和管理经本公司车间加工但尚未形成最终外销成品的物料。
委外加工半成品库:主要负责储存和管理由外加工单位加工收回后的半成品。
成品库
主要用来负责管理本公司加工完成已具备出厂销售条件的各种产成品。
待处理库
主要用来存放、跟踪处理不合格物料仓库。(取消,增加合格与不合格的标识)
物料出入库方式
根据本公司产品生产的工艺特点,物料采用以下五种入库方式与九种出库方式,所有出入库应该按照下述方式准确出入库。
入库方式
序号
物料入库方式
适用范围
1
采购入库
适用于公司采购的各种物料,包括原材料、零部件、
成品等。系统中为外购入库。
适用于公司提供材料或零部件委托外单位 (非本公司)
2
外协入库
进行专项加工,完工后交回本司仓库的物料。系统中
为委外加工入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