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从《美丽心灵》到精神分裂
曾获得199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约翰纳什,是电影《美丽心灵》中的原型人物。影片向世界揭示了精神分裂症不为人知的一面,但也给人们留下深深的疑惑:主人翁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理历程?长期遭受这样的精神折磨,竟也能为人类做出如此巨大的贡献?接下来,就让我们走进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世界一探究竟。
纳什“神秘行为”的背后
《美丽心灵》剧情中,纳什表现出许多令人感到困惑的现象。这些现象的背后反映出他在心理学上有什么样的问题?我们来逐一分析:
现象1:影片中纳什教授可以看见、听到不存在的人,不存在的声音,并总在发生。
解读:没有存在的事情而有知觉的体验,对于纳什来讲是真实的,坚信的、难以回避的,是自身脑中产生的知觉体验。确实存在的幻觉障碍诸如幻听、幻视等是精神病性障碍的常见表现形式。
现象2:影片中的纳什不修边幅,目光呆滞,蓬头垢面,甚至在街头光着脚乱跑。
解读:思维或认知问题会影响人们的活动或行为。影片中的纳什不主动参加活动,经常处于沉思之中,不与周围的人接触,闭门索居,背后也许反映出纳什担心被追踪、被伤害、害怕的心态。不修边幅、蓬头垢面等这些凌乱的、低级的消退行为,影响人们日常生活与社会功能,是重症精神障碍的参考依据。
现象3:纳什对人们宣称,他通过手里的报纸收到一些信息,要么来自宇宙里来的神秘力量,要么来自某些外国政府,自觉受到国家安全机构的追踪与迫害。为此,他到处去寻找根本不存也只有他才能够解读外星人的密码。
解读:对于这种大多数人难以理解的事情,纳什却表现地并坚信不疑,纳什出现了什么问题?真的有政府、宇宙神秘力量影响他、跟踪他吗?显然不是,但纳什确实感受到了周围的如此压力,相信存在神秘的力量、机构在影响他、控制他,并有强烈主观体验。主观与客观环境严重背离,纳什当时存在严重的思维逻辑、内容上的认识歪曲或障碍,精神科临床上把这种思维混乱或歪曲归类为影响妄想、被害妄想等。
什么是精神分裂?
那么,纳什的这些种种表现,是否就是精神分裂的特征呢?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认知、情感、意志、行为方面的问题,是集精神病性症状或一些心理症状于一体的综合症。
就临床诊断而言,出现认知障碍中幻觉障碍;思维障碍(尤其是那些荒谬、离奇、不具现实意义的妄想形式,如变兽妄想、影响妄想、关系妄想等);明显退缩、难以理解行为等。具有上述3方面精神病性表现,特别是有思维妄想、幻觉等症状,加上社会功能、生活功能的影响及其自我认知能力缺陷等,基本上就可以认定为精神分裂症的诊断了。纳什本人当时存在幻听、幻视,严重的妄想状态,有明显精神病性症状,患有精神分裂症是显而易见的。
纳什为什么会患精神分裂?
有人认为,纳什思维能力的强大似乎超于常人。也正因如此,他的情感在意识之中无处安身,被挤在潜意识的角落里,而他内向的性格导致他被压抑的情感能量向内寻求释放,因此不得不通过自身的分裂得以解脱。因此,纳什作为内倾思维型的极端典型,罹患疾病也在预料之中。而整部电影围绕纳什思维与情感的斗争展开,直至情感战胜了思维,摆脱疾病的干扰,似乎也说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