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
文档名称:

说明文知识课件.ppt

格式:ppt   大小:836KB   页数:1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说明文知识课件.ppt

上传人:文库新人 2021/11/22 文件大小:83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说明文知识课件.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说明文知识课件
第一页,课件共13页
什么是说明文?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是对事物
客观说明的一种文体.
说明文阅读的主要内容有:
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方法、顺序、结构和
语言等.
第二页,课件共13页
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下定义
分类别
列数字
举例子
打比方
作比较
准确、简明地说明事物的本质
有条理、更清楚地说明事物
更准确、更具体地说明事物的特征
生动、有力地说明事物
形象、生动地说明事物的特征
突出某一事物的特征
第三页,课件共13页
判断下列句子的说明方法,并说明其作用.
(1)我国的建筑, ……,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
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象故意避免似的.
(2)桥是什么?,板上就可承担重量.
(3) 导弹按起飞位置和攻击对象可分为地对地、地对空、空对空等,按飞行方式
可分为弹道式和巡航式,按射程可分为近程、中程、远程和洲际等.
(4)海南岛和廉江有野生的荔枝林,可为我国是原产地的明证.
作比较 突出苏州园林不讲究对称的艺术特色.
打比方 生动、形象地说明了桥的形状和结构.
分类别 有条理、更清楚地说明了导弹的种类.
举例子 生动、有力地说明了我国是荔枝的原产地.
学 以 致 用
第四页,课件共13页
(5) 森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止水旱灾害的作用非常大。据专家算,一片10万亩面积的森林,相当于一个200万立方米的水库。这正如农谚所说的:“山上多栽树,等于修水库。雨多它能吞,雨少它能吐。”森林因这种特殊的“吞吐”功能而被科学家称之为“吞搬吐雨器”。
列数字 作引用 打比方
作用: 关键词 + 森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止水旱灾害的作用非常大。
第五页,课件共13页
说明顺序:
时间顺序:
要 求: 懂得判断 , 懂得分析
年代:古→今; 季节:春→冬 一天:早→晚 ……
空间顺序:
近→远、前→后、左→右、南→北、 低→高……
(表方位、立足点、行踪变化等词语)
逻辑顺序:
由主要到次要 由现象到本质 由表及里
由抽象到具体 由果溯因或由因溯果……
第六页,课件共13页
例: 《苏州园林 》
逻辑顺序
从全文看,是按整体到局部的顺序说明;从部分看按由主到次,按由大到小的顺序来说明.(注意对课文的综合分析)
判断并分析以下课文的说明顺序:
A 逻辑顺序 从全文看,先说荔枝的形态和果实,再介绍荔枝生产的有关情况,这是由主到次;介绍荔枝的形态和果实时,按由外到内、由表及里的顺序说明.
B 逻辑顺序 文章开头描述花朵的红色、春天的红紫烂漫,这是介绍现象,
主体部分详析花朵呈现红色的原因,这是说明本质。 按由现象到本质的顺
序说明.
A:《南州六月荔枝丹》 B:《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第七页,课件共13页
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说明文的表述,要符合客观实际,无论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等方面都
要准确无误.
如《苏州园林 》中“大多引用活水” 、 “往往安排桥梁” 、 “决不雷同” 、“尽量工细”等语言,都极为准确.
《雨林的毁灭----世界性灾难》中“至少有2500种潜在的新水果和蔬菜生长在世界各地的热带雨林中.”
《世纪之交的科学随想》中“有生物学家认为,到2050年,人类的平均寿命可能增长到150岁.”
《南州六月荔枝丹》中“荔枝大小,通常是直径三四厘米,重十多克到二十多克.”
限制性词语如:更、大约、常常、估计、也许、比较、几乎、相当、当时、可能、左右、可算……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密、科学的特点。
第八页,课件共13页
常 见 题 型
A “一个句子中,某一词语能否删掉 ,为什么?” 或者 “A词语换成B词语
好不好,为什么? ”
B “ 说明事物要求准确性和科学性,文中A段的内容如何体现这一要求?”
答 题:
判 断
结合实际解释
说明文的语言要求准确性
和严密性
* *(加点字)表示……,去掉后就变成了……,不符合实际情况
第九页,课件共13页
“绿色住宅的特点是充分利用一切空间栽种各种植物。”一句中的“一切”能
否删去,为什么?
(2)“在我国福建、台湾、广东、海南部分沿海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