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供应链金融及其信用风险管理.doc

格式:doc   大小:13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供应链金融及其信用风险管理.doc

上传人:仅仅三声 2021/11/22 文件大小:1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供应链金融及其信用风险管理.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供应链金融及其信用风险管理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供应链金融的发展、内容和相关的经济理论,然后着重从供应链金融的风险管理入手,分析可行的风险管理措施。其中最核心的是分析了利用信用衍生工具对供应链金融中的信用风险进行管理,期望在不久的将来能够在完善的国内市场中得到运用。
【关键词】供应链金融 信用风险 信用互换 信用利差期权
一、供应链金融内容
现代意义上的供应链的定义是: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商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联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模式。
二、供应链金融的理论基础和经济学分析
(一)交易成本
科斯提出的交易成本理论认为,市场交易成本包括发现和通知交易者的费用、谈判费用、签订合同以及保证合同条件的履行而进行的必要检查费用等。银行等金融机构一供应链为基础,为供应链上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可以有效降低其交易成本,提高了交易效率。
(二)信息不对称问题
信息不对称的影响有两种,一种是事前的逆向选择,另一种是事后的道德风险。就银行为中小企业贷款来说,针对第一种情况,可以采取的贷款前控制是“主体+债项”的评级制度和审慎审查交易真实性,而对于第二种情况,贷款后的控制包括对贷款资金用途的监控和建立银行内部机构的信息共享机制。
(三)委托代理
在供应链金融中,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关系即是银行与物流企业之间的关系。银行负责供应链上的企业的信贷支持,而物流企业负责货物运输、仓储和质押物的监管等。防止银行与物流企业之间产生委托代理问题,可以通过双方签订监管协议和银行对物流企业代理过程监督并进行信息交流。
三、风险管理
银行业务风险大体可以分为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主要风险的控制就聚集在了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上。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传统方法包括:贷款出售,投资多样化和资产证券化等。国际上测度公司信用风险指标最常用的是信用评级。而现在可以利用信用衍生工具为信用相关的损失提供保险。供应链金融中可以使用的信用衍生工具主要有信用互换和信用期权。
(一)信用互换
信用互换是一种被广泛使用的信用衍生产品,其主要作用是将信用风险从其所在的金融工具中分离,使信用风险可以在市场上交易,从而提高信用风险管理的效率,并提高市场的流动性。信用互换主要包括贷款组合互换和全部收益互换。

假设有平安银行和光大银行两家银行,两家银行分别贷款给了两个不同的供应链中的中小企业,通过一个中介机构A,两家可以将等量的贷款,比如说1000万元进行互换。两家银行分别将各自的收益交予金融中介A,金融中介协助收益互换的完成,这样通过对贷款组合分散化降低了贷款的信用风险,金融中介机构也得到了服务费,存进了经济稳定和经济的金融化。

全部收益互换与贷款组合互换有所区别,全部收益互换,顾名思义是交易中的双方或多方将各自的金融资产产生的全部收益交给金融中介机构,金融中介机构依据互换协议给予该全部收益相应的回报。承接上面的例子,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