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主题活动方案
其他游戏
手指游戏:手指睡觉
音乐游戏:火车开来了
环境创设(主题墙和游戏环境)
1.和孩子一起布置活动主题墙。搜集并张贴有关苏州丝绸、苏州土特产的图片供孩子们欣赏,张贴孩子们印染的丝巾作品。
2.增设苏州小吃特色角。
3.在建筑角的墙上张贴苏州的桥的图片,供幼儿在搭建的时候观察和模仿。
日常生活
1.提醒幼儿有序如厕,认真洗手,正确使用肥皂盥洗,做好餐前准备。
2.会安静进入寝室,知道将脱下鞋子并拢放在指定的地方,然后有秩序地上床,安静入睡。
3.提醒家长来接的幼儿塞好自己的小椅子和老师、小朋友再见。
家园互动
1.通过调查表、短信、告家长书等形式,鼓励家长与孩子一起了解苏州。
2.请家长帮助我们搜集一些有关苏州丝绸、苏州土特产的等资料。
3.建议家长利用双休日带孩子到苏州玄妙观走一走、看一看,感受苏州丝绸工艺和苏州特产的特色。
4.亲子制作:请家长和孩子一起制作一份用彩泥做的“苏州美食”。
主题反思
本主题我们一起走进苏州文化,感受苏州的文化,了解苏州的元素,结合生活,通过各种方式,了解吴文化,从美食入手,鼓励孩子了解家乡的方方面面,激发幼儿对家乡的热爱。
我们的孩子大部分是新苏州人,对苏州方言童谣接触的并不多,在组织教学活动时,教师根据活动需要将童谣灵活地运用到活动的各个环节之中,并通过挖掘童谣内容与教育教学内容中存在的有机联系,能够较好地提高教学活动的质量。
● 活动实录:
活动一:黄天源的糕(苏州童谣)(10月27日)
执教者:杨曦
活动目标:
1.进一步学习用苏州方言来学念儿歌。
2.了解黄天源的糕。
活动准备:
活动过程:
一、说说你喜欢吃那种黄天源的糕。
小朋友之前已经品尝过黄天源的糕了,说说你最喜欢哪一种。
二、观赏图片
,看看有没有你喜欢的?
。
小结:这是我们苏州有名的糕点,真香呀,真甜呀,真糯呀……看得我口水都要流出来啦。
三、学习童谣
,个别字词发音介绍:“黄天源、糕团、香的类、灵的类”等。
2. 集体跟读。
3. 教师配合肢体语言示范表演,激发幼儿表演欲望。
4. 录音分组朗读表演。
活动二:苏州特产(社会)(10月28日)
执教者:杨慧敏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苏州的主要特产,如枣泥麻饼、粽子糖、豆腐干等。
2.初步激发喜欢苏州的情感。
活动准备:
。
。
,小毛巾。
活动过程:
一、苏州采芝斋。
1.谈话导入:小朋友,你们知道我们住的城市叫什么吗?前几天老师的一位朋友来苏州玩,她说苏州真是一个美丽的地方。临走的时候,她还想带点礼物回去给她的好朋友,就问俞老师苏州有什么特别好吃的东西呢?俞老师就把她带到了一家商店。
2.看图片,认识苏州的采芝斋。
这是什么地方?俞老师走到门口看到了什么?(好多人在排队,你们猜猜里面卖的东西好不好吃?)走进去一看,哇,好多好吃的!
二、苏州的特产。
1.采芝斋里有很多很多好吃的东西,我们来看看图片,这些食品你吃过吗?味道怎么样?
2.教师根据图片介绍枣泥麻饼、卤汁豆腐干、粽子糖。(幼儿用苏州话学说名称)
豆腐干:谁吃过呢?味道怎么样?是什么颜色的?豆腐干浸在卤汁里面,卤汁的味道都跑到豆腐干里,所以吃起来甜甜的。
枣泥麻饼:掰开饼饼有一个小秘密,里面有一种馅儿,这个馅儿是什么做的?(出示枣子)把枣子做成泥,包在饼饼里,所以它叫枣泥麻饼。
粽子糖:这个糖的样子和我们平时吃的糖有什么不一样?两头怎么样?(尖尖的)像个什么?(粽子)所以它的名字叫粽子糖。有很多味道(薄荷、花生、松仁、玫瑰)
活动三:科学:认识藕(10月29日)
执教者:杨曦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初步了解藕的外形特征和用途。
2.能关注水中生长的植物。
活动准备
1.藕、荷花、荷叶、莲蓬若干。
2.一张生长在水中的荷花图片(包括在水下的藕和根的部分)。
活动过程
(一)观察藕的外形特征。
1.说出藕的名称。
师:老师带来了一种蔬菜,你们见过吗?叫什么名字?
2.观察藕的外形。
师:藕长得什么样的?(一节一节的,颜色是淡咖啡色的)
师:切开来,里面怎么样的?(且来后里面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