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介休绵山导游词】绵山导游词.doc

格式:doc   大小:22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介休绵山导游词】绵山导游词.doc

上传人:guoxiachuanyue004 2021/11/22 文件大小:2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介休绵山导游词】绵山导游词.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 .
【介休绵山导游词】绵山导游词
游客朋友们:
大家好!
欢迎大家到人间仙景 山西介休绵山观光旅游!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是唐代诗人杜牧的《清明》诗。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是我国传统节日,年期在每年公历四月五 日前后。这时,万物沉睡的严冬过 去,万象更新的春天来到。到处 是春光明媚,草木萌动的清明景象。禁火寒食 (一种旧俗,时间在清 明 节的前一天或两天。据说这一风俗是为了纪念春秋时代晋文公的 贤臣介子推。)
“火焚绵山”的故事许多人都听说过,在历史上也确有其事。据
《左传》和《史记》记载:春秋 时,晋国有个人名叫介子推,他为 人正直,是有名的忠臣孝子。在晋国公子重耳被赶出国门在外避难 时,介子推忠心耿耿随重耳在外漂泊了十九年。 一次重耳途经卫国, 饥不能行,众臣争采野菜煮食,重耳 难以下咽,这时介子推便从自 己的大腿上割下一块肉,煮成汤让重耳吃,重耳感动不已,夸介子推 有“割股奉君”之功。重耳结束流亡生活,到国内当上晋文公之后, 流亡时跟随他的群臣争相邀赏,惟独介 子推悄然离去,他说:“我宁 愿终生贫困,也不愿贪天功为己功”,便背上自己的老母,进入绵山
隐居起来。此事不久便被晋文公得知,立即前往绵山,但介子推死 活不肯出来相见。晋文公知道介子推是孝 子,决定举火焚林,他认
为这样一来,介子推为保全老母性命,一定会背母亲逃出山中。结果 介子推宁 死不出山,和老母相抱,被熊熊烈火烧死在山中。晋文公 见状,痛哭不已。装殓时,从树洞里发现一封 血书,上写道:“割肉 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为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将这一 天定为寒食 节。第二年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发现老柳树死而复 活。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并晓谕天下,把 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 清明节。后人为纪念介子推,每逢此日都不忍举火,冷食一日, “寒
食节”从此便 流传下来了。
我们现已到达绵山的第一个重要景区——龙头寺。 龙头寺是绵山 入口处的咽喉,地势十分险要 ,从这里向南可直插绵山腹地。寺分 为上下两层,上为龙头寺,。下为关帝庙。从龙头寺出来,沿途两 山 对峙,怪石磷响,风景绝佳。小路像一条飘带盘绕山腰。朋友们请继 续向上爬。在这个险要处,有一 个巨石垒堡当道而立,高约 7米, 宽4米,在堡门里有屋子,供人看守。门前是一条很深的沟,设有门 板 吊桥。从上面的了望孔口能看见进山的人。如果放行就将吊桥放 下,待来人通过后,便又将吊桥扯起。 门的左右是深渊绝壁,真可
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继续前行,不远处就可看到一高数十米,宽三四余米的凹崖,崖 根处有数十个碧绿的石乳倒挂在石壁之上,被称作“石乳泉”,据说 此水可疗痼疾。过了石乳泉,山势愈加 险要,沿途群峰环绕、烟云
缥缈、两山对峙,不知脚下的路在何方。其实“绵山十里山水画卷” 这才开 始。首先看到的是建于悬崖绝壁处的白云洞,洞内有团团白 云不断涌出,据说还能预测阴雨。过了白云 洞,来到一座木桥上,
桥上怪石嶙峋,桥下万丈绝涧,行人都必须贴壁而行,万分小心,可 见桥之险要。传说绵山山主田志超最初来绵山时,前有断崖挡路, 后有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