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彝族-白族民俗
彝族
是中国西南地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三省及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形成大分散,小聚居的特点。彝族支系繁多,多数自称“诺苏”,“纳苏”,“聂苏”等。新中国成立后,正式定名为彝族。彝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有6种方言。彝文是一种音节文字,至今使用花包头是彝族的典型服饰 。
彝族是中国具有悠久历史和古老文化的民族之一,有诺苏、纳苏、罗武、米撒泼、撒尼、阿西等不同自称。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三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西北部。
彝族简介
语言文字
彝族人民使用彝语,它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有6个方言区(其中又有多种次方言及土语)。彝族使用的文字称为彝文,是现有文字中历史相当悠久的文字之一。
饮食
彝族大部分地区以玉米为主,其次是荞麦、土豆、小麦和燕麦等,稻米数量很少。彝族人特别喜欢将肉切成拳头大小的块煮食,汉语称之为“砣砣肉”。彝族最典型的食俗是喜欢“转转酒”,又称“杆杆酒”。
坨坨肉
凉山彝族地区的饮食特色食品中,坨坨肉最有名,彝语
称“乌色色脚”, 意思是猪肉块块。“坨坨肉”顾名思义,
其外观如“坨坨”。彝族是将坨坨肉放在簸箕里,一块肉
就有一个拳头大小
圆根酸菜
圆根酸菜生长在海拔1800米以上的高寒山区,自古以来,
始终伴随着古老的彝人,是彝家待客的佳菜,世世代代
受到彝人的青睐。
彝族特色食品
杆杆酒
彝族杆杆酒,又称咂酒,其酿造历史悠久,制作工艺奇异,
味道纯正独特,饮法别具风格。几人对饮时,咂酒共贮
于一坛内,各执咂酒竿一支,伸入同一坛内吮吸,握竿
动作、咂饮程序、对饮量等,都有一定规矩。彝族逢年
过节,婚丧大事及接待嘉宾时常用咂酒。共饮时,除同
享咂酒的美味外,还给人以亲密、友好、热情、豪放的
感觉
服饰
彝族男女一般上衣开襟贴身,袖口、领口、襟边都绣有花边。女下装多为成百褶裙,男下装根据裤脚大小分为大、中、小三种。男子以无须为美,左耳戴红、黄大耳珠。妇女头包绣花手帕,有瓦式帕、六角帕、鸡冠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