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印刷企业生产系统效率提升之我见.doc

格式:doc   大小:18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印刷企业生产系统效率提升之我见.doc

上传人:无需盛会 2021/11/23 文件大小:1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印刷企业生产系统效率提升之我见.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印刷企业生产系统效率提升之我见
微利时代,通过不断提高生产效率,使企业以最低成本,完成最高质量的生产是印刷企业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之一。作为一名从事印刷行业十几年的中高层管理人员,笔者在此根据自己多年来的经验,谈谈自己对生产效率提升的几点粗浅看法。
生产效率的统计分析、检讨反省、计件薪酬模式

生产车间应该在车间的显眼地方悬挂产能达成目标看板,让每位员工都知道每天的产能目标,每个月、每天都要进行记录分析。产能看板上的目标达成与实际达成要做好明显的颜色区分,并且清晰、准确。


不正常的导致生产延误的因素有:等单、等纸、等版、等墨、等指示、等看色、设备故障、工艺问题、材料问题等;正常时间只包括调机转单时间、正式生产时间和设备保养时间。可将影响工作效率下降的问题分为以下几大类。①计划安排问题:工序衔接不够紧密、物料没到位、印刷来料质量问题、生产设备产能超负荷或者不均衡。②印刷生产问题:印刷设备故障(电气、机械)、印刷调机、设备保养、临时停机、改网追色。③停机待料、等指示问题:转单切换、等墨、等纸、等版、等指示。④业务市场问题:看色、等客看色、待单。④印刷效率提升机制问题:奖惩制度、员工心态、领导魅力、工作氛围、跨部门协调。⑤其他:印刷打样、印刷工艺设计、临时加单、重复上机、测试材料、品质异常、补数单和重制单的生产。表3是某印刷企业统计的2007年非生产状态占总时间的情况。

工作时间一般可分为生产前的准备时间、设备调机时间、签首件看色时间、正式生产运行时间、报表记录时间、洗车转单时间、故障分析与排除时间。其中,故障分析与排除时间、设备调机时间、洗车转单时间是最耗时的。要提高生产效率,就是要把非生产时间控制到最短,把设备正常生产运转时间提高到最长。


例如,1台印刷机1小时能够创造价值3000元,如果这台印刷机因为维修用了3小时,则这台印刷机的财务损失是9000元。每天、每周进行此类财务换算,可以让机台人员深刻认识到企业高层对生产效率的重视程度。

以很多企业目前的实际状况来看,最好采用底薪加计件的方法计算薪酬,比例可以是保底60%,绩效(包含产能达成)40%,具体比例需要综合衡量与考虑。

当出现疑难问题的时候,应调动所有机长,对解决其他机台问题的机长进行通报表扬,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

通过日清日高、5S管理,为生产效率的提升提供较好的基础。限于篇幅,在此不再赘述。
生产效率的奖惩
(1)通过每天的生产产能报表,每3天记录、汇总并分析找出发生频率最高的环节或工序加以改善。
(2)如有可能的话,当班产能当班进行核算,达不到目标产能的,非特殊原因,机长和班组人员下班后要到部门经理办公室进行检讨,确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