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一)情绪和情感(qínggǎn)的性质和功能
1、什么是情绪和情感
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和相应的行为反应。
情绪、情感是以个体的愿望和需要(xūyào)为中介的。当客观事物或情境符合个体的需要(xūyào)时,个体就会产生积极的、肯定的情感;否则会带来消极的、否定的情感。如个体为自己的作品获奖感到高兴,为失去亲人而感到痛苦。
情绪的表现形式:高兴、生气、痛苦、憎恶、恐惧等。
一、情绪(qíng xù)和情感的概述
第1页/共65页
第一页,共65页。
情绪和情感(qínggǎn)由三种组成成分构成:
(1)主观体验
指个体对不同情绪和情感(qínggǎn)状态的自我感受。不同情绪有不同的主观体验,这就构成了情绪情感(qínggǎn)的心理内容。
如高兴和恐惧的内在感受不同,痛苦和惊奇的内在感受不同。
第2页/共65页
第二页,共65页。
(2)外部表现(biǎoxiàn)
情绪情感的外部表现(biǎoxiàn)通常称为表情,是情绪和情感状态下,身体各部位的动作量化形式。包括三种表情:
面部表情:面部肌肉变化的模式。
姿态表情:面部以外的身体部位动作,包括手势、身体姿势等。
语调表情:言语的声调、节奏和速度。如高兴时,语调高昂、语速加快,痛苦时语调低沉、语速慢等。
第3页/共65页
第三页,共65页。
表
情
图
第4页/共65页
第四页,共65页。
身
体
姿
态
图
第5页/共65页
第五页,共65页。
(3)生理唤醒
情绪和情感也会引起生理反应,涉及广泛的神经系统。不同情绪、情感的生理反应模式是不一样的。如满意、愉快时心跳正常;而恐惧或暴怒时,心跳加速,血压(xuèyā)升高,呼吸加快等。
第6页/共65页
第六页,共65页。
2、情绪和情感的区别和联系
情绪和情感都与特定的主观愿望和需要相联系, 统称为感情。
情绪主要指感情过程,即个体的需要与情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也就是脑神经机制(jīzhì)的活动过程。
情绪具有较大的情景性、激动性和暂时性,往往随情景的改变和需要的满足而减弱和消失。如高兴时手足舞蹈,愤怒时暴跳如雷。
情感指某种体验和感受,常用来描述稳定的,有深刻社会意义的感情,如对祖国热爱,对母亲的感激,对美的欣赏等。
第7页/共65页
第七页,共65页。
情绪和情感相互依存,不可分离。
稳定的情感是在情绪的基础上形成的,情绪的积累形成了稳定的情感;情感通过情绪得以表达,如对母亲的感激,往往在特殊的时候表现出来。
情绪离不开情感,情绪的变化反映情感的深度,在情绪中蕴涵着情感。例如接受(jiēshòu)喜欢的花很兴奋,就蕴含着对美的欣赏之情。
第8页/共65页
第八页,共65页。
3、情绪和情感的功能
(1)适应功能
例如:
婴儿出生头一个月就有至少三种表情:一般的痛苦、舒适、对环境感兴趣,即使(jíshǐ)是聋儿和盲儿,也有同样的表现。
成人生活中,遇到危险时发出的大声呼救和恐惧的表情,即进化而来的适应性行为和求生手段。
第9页/共65页
第九页,共65页。
(2)动机功能
情绪、情感是动机的源泉之一,是动机的基本成分。适度的情绪兴奋,可以使身心处于最佳的活动状态,进而推动人们有效完成工作。
如:适度紧张和焦虑可以成为(chéngwéi)行为动力,使人积极思考,解决问题。
情绪对内驱力有放大信号的作用,成为(chéngwéi)驱使人们行为的强大动力。如在缺氧环境下,想到自己心脏不好,感到害怕,于是就产生了强大的驱动力量,使自己赶紧脱离现场。
第10页/共65页
第十页,共6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