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人民币认识.doc

格式:doc   大小:15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人民币认识.doc

上传人:yjjg0025 2021/11/23 文件大小:1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人民币认识.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人民币认识》说课稿
说课人:樊江波
教学背景:
本节课的教学是在续汶川后全国第二个哀悼日进行的,本节课内容是使学生认识人民币,能解决与人民币有关的一些实际问题。一年级的小学生,虽然年龄小。但对人民币的有关知识并不是一片空白,因为日常生活中的买卖活动早已丰富了他们对人民币的感性认识,但是如何使用人民币进行购物,如怎么付钱、找钱等对于学生来说还比较困难。因此在教学时,我对学生放的较开,尽量让学生在生活中实践,在实践中学****这一思想。
教学目标:
我根据学生原由的认知基础和年龄特点,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及其换算关系。这也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人民币的换算关系是本节课的难点。
2、通过购物等活动,体会人民币的价值,正确使用人民币。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培养学生的与人合作交流能力。
设计理念:
根据新的课程标准和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在设计本课时主要突出以下几点:
1、人民币的认识不是一节课或者两节课能完成的,所以把对人民币的认识融入到生活实践中,这节课按进度是第十周教学内容,因此我提前就布置学生回家跟父母一同购物,尝试使用人民币。并积累有关人民币的知识,学****生活中的数学。
2、在教师的主导下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本课的设计我意在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合作交流,学****有关人民币的知识。
3、在落实“双基”的基础上渗透应用性和开放性,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精心预设:
这是一节学年教研课,与学年老师多次探讨后形成教学预案,3月12号,我将本节课的预设教案带到网上CERSP房间,我提出了3个困惑,在各位老师的帮助下进行了第一次修改:
1、原预设教案的导入部分是让学生回家进行文具价格的小调查,并将调查结果标在文具上,但大家都觉得这样设计给教学增加了难度,意义不大,因此将此设计删去。教学时我这样导入:
老师让你们回家跟父母一同购物、尝试花钱,谁能说说你买了什么东西、
花了多少钱?引出课题“人民币的认识”
2、对于“你看到了哪些人民币的单位?”这一问题应该提吗?学生是否能理解?我始终犹豫不觉,讨论后觉得还是有必要让学生知道“人民币的单位”,只是在呈现时要降低难度。
3、设计教案时我认为:日常生活中我们很少接触到几分钱,也很少遇到关于它们的问题,是否有必要让学生去探索1角=10分。大多数参加讨论的老师还是认为:“分”在教材中出现,并且日常生活中的某些情况下还是离不开“分”,所以有必要认识。
反思再设计:在预设修改、上课实践后我又进行了反思与再设计
1、本节课较多的采用了合作学****的学****方式,意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但这样会让一部分学生的思维产生惰性,试讲中我发现有些学生竟然趁“热闹”,懒于动口更懒与动脑。我如果能更好的组织小组合作学****发挥其作用这样效果可能会更好。
2、课堂教学与预设教案有距离。原教案在“认识人民币”这一环节,让学生说一说:你认识那些人民币是怎样认识的?了解到学生只是感性的,并不能理性的表述人民币的知识。因此在这一环节我侧重与让学生先动手实践。
通过:分一分。请学生给人民币分类,引出元、角、分是人民币的单位
说一说,不同面值的人民币有什么特点?你有什么好办法能很快的认出它们?
这样以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为知识背景,组织学生进行自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