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摘要在孩子的早期教育中, 父母双亲对孩子起着各不相同的作用, 在孩子的成长中扮演着各自不可替代的角色。现实中父亲参与教育的相对缺乏和孩子成长迫切需要父亲这对矛盾是引发本研究的主要原因。一方面, 父亲对孩子影响的不可或缺和妇女就业的增加呼唤父母双亲共同参与到孩子的教育中来。另一方面, 父亲参与孩子教育却相对缺乏, 这不仅仅表现在理论研究上, 同时也表现在实际生活中。已有研究不同程度地表明父亲能够有效地参与到孩子的教育中来, 他们不仅有着独特的教育经验和教育天赋, 而且孩子会对其表现出更多的依恋。新近家庭教育理论研究中将父亲包括在了儿童发展的研究之中, 而各国家庭教育实践中父亲的参与也成为家庭教育发展的新趋势。这些都更为坚定了做本研究的信念。我国大陆对父亲参与孩子早期教育的研究相对缺乏, 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而当前和谐家庭的建设需要父亲的投入, 这无疑也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本文在国内外父亲参与孩子早期教育的相关研究的基础上, 提出论文的研究和分析框架, 如下: 第一部分, 导论。提出本研究的研究意义、研究目的与内容、研究假设和研究方法, 并对论文的核心概念做出界定。第二部分, 文献述评。在这一部分主要介绍并分析现有的国内外资料。第三部分, 调查问卷的基本情况。选取上海市 5 区共 8 所幼儿园的 600 名孩子父亲作为调查对象, 并访谈了近 10 名父亲。对本调查的儿童、父亲、家庭其他成员、父亲的教育观念以及父亲参与孩子早期教育的情况进行基本的分析。第四部分, 影响因素的分析。对影响父亲的教育观念和父亲参与孩子早期教育的因素进行相关分析和差异显著性分析以及多元回归分析。第五部分, 一方面, 对父亲理想与现实参与孩子早期教育的差异性进行比较, 并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对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进行考察; 另一方面, 对独生父母家庭与非独生父母家庭中父亲参与孩子早期教育情况进行对比。第六部分, 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其中包括调查结果的描述和假设的检验,父亲参与孩子早期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的分析, 最后就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对策。关键词: 父亲早期教育参与上海市父亲参与孩子早期教育的现状及问题研究第一章导论第一节问题的提出在孩子早期家庭教育中, 父母双亲对孩子起着各不相同的作用, 他们在孩子的成长中扮演着各自不可替代的角色。随着社会的发展, 现实中父亲参与孩子早期教育的相对缺乏与孩子成长迫切需要父亲这对矛盾是引发做本研究的直接原因, 也是主要原因。新近家庭教育理论研究将父亲包含在了儿童发展研究之中; 各国家庭教育实践中父亲的参与成为家庭教育发展的新趋势。同时, 我国和谐家庭的建设需要父亲的投入, 而建设和谐家庭无疑是和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这些更为坚定了做此研究的信念。一、孩子成长需要父亲参与教育(一) 父亲对孩子的影响不可或缺。父母双亲在家庭教育中如同一对车轮, 缺一不可。德国哲学家 E· 弗罗姆指出, 父亲虽不能代表自然界, 却代表着人类存在的另一极, 那就是思想的世界、科学技术的世界、法律和秩序的世界、阅历和冒险的世界, 。在他看来, 父亲是孩子的导师之一, 他能指给孩子通向世界之路。在家庭教育中, 父母双亲对孩子成长的作用是截然不同的。有人说, 如果把母亲比作一片绿草地, 那么父亲就是一棵大树。母亲更多地提供给孩子温情、舒适感, 而父亲则提供力量、支持与依靠; 母亲教育子女如何“感受生活”, 而父亲教会子女如何“适者生存”; 母亲教子女如何“拿起”, 父亲则教会子女如何“放下”'。诸多研究均显示, 父亲参与孩子的教养对孩子各方面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力, 其角色的重要性是他人无法取代的。父亲的教养态度和教养方式对孩子个性、学习成绩和性别角色形成等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父亲能给予孩子竞争性社会意识, 这种意识超越家庭范围、更为宽广的。在帮助孩子解决权威、道德品质发展、自我控制、自信心和成就感等方面的问题时, 父亲是一个特殊的重要榜样。中外不少研究者都在其相关文章中指出父亲的缺席(FhaterAbesnce) 会对子女人格发展造成诸多负面影响, 这些是每个父母、每个儿童研究者都不可忽视的。最近美国耶鲁大学一项研究成果表明`, 在日常生活中, 由男人带大的孩子智商更高。而且这样的孩子不但在学校里会取得更好的成绩, 在社会上也更容易成功。同时, 土耳其阿狄家庭教育暨康复中心一位专家也指出, 父亲的参与有助于儿童诸多方面更为健康地发展 2 。这些新进研究也为我们鼓励父亲参与孩子教育提供了积极支持。(二) 妇女就业的增加呼唤双亲共同参与孩子教育。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多的妇女投入社会工作, 如果仍传承传统的育儿模式,那么母亲就不得不白天忙于工作, 而下班后又忙于家务事。很容易推测, 忙碌的生活势必影响到母亲和孩子间亲子关系的质与量, 或多或少地造成亲子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