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0
文档名称:

4隐性采访散论.docx

格式:docx   大小:29KB   页数:2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4隐性采访散论.docx

上传人:陶小豆 2021/11/23 文件大小:2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4隐性采访散论.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4隐性采访散论
4隐性采访散论
4隐性采访散论
4——隐性采访散论
前 言
新闻业的发展并没有减少媒体面临的威胁,除了来自外部的挑战,媒介内部一些传统的、以前看来似乎合理的报道手法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甚至质疑,关于隐性采访是否得当的讨论就是其中之一。
隐性采访由来已久。据美国新闻学者罗恩 ?史密斯考订,
隐性采访的历史起码可以追溯到 1890 年,其时,现已停刊
的《纽约世界报》的记者伊丽莎白 ?科克伦化名内利 ?布莱,
扮成精神病人入住精神病院,调查病人受到的待遇,并就此
以《疯人院的 10 天》为题在该报刊出 3 篇报道。 [1]20 世纪
30 年代,全球尤其是美国经济大萧条, 加剧了以争夺读者为
主旨的新闻竞争,促使隐性采访在新闻界大行其道。 60——
年代,一些权威新闻奖项对采用隐性采访成就的新闻报道的首肯,《芝加哥论坛报》因隐性报道获过两次普利策奖,进一步助长了隐性采访的发展。当然,这一时期对隐性采访也有过讨论,但是,值得说明的是,这种讨论“首先关心的是安全问题而非道德问题” 。 [2] 换句话说,对隐性采访考虑
的角度,主要是从记者而非采访对象出发,记者的采访报道权趋于滥用,采访对象的隐私权、名誉权在很大程度上得不到应有的保护。
正像普利策奖曾为隐性采访的盛行鸣锣开道,它也为对
隐性采访进行伦理道德的批评作出了贡献。 1977 年,《芝加哥太阳时报》刊登的关于“海市蜃楼”旅店的隐性报道不再
像之前的那样幸运,尽管报道本身产生的影响仍然激动人心,但由于被指控涉嫌违背新闻伦理道德,因为“作为讲真
话的新闻单位不应该利用这种欺骗手段获取信息” [3] ,而没能如愿赢得普利策奖评选委员会的青睐。此后,尽管隐性
采访仍然在电视新闻节目中频频亮相,但令人欣慰的是,新闻理论界和业界都开始慎重地考虑隐性采访的伦理问题,隐性采访的滥用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限制。
一、隐性采访道德论争综述及其评析
观点的对立 关于隐性采访道德问题的争论,有学者将其归纳为 5 个问题:( 1)隐性采访是否纯粹被用于新闻报道?
2)揭露恶行能作为欺骗的借口吗?( 3)隐性采访是否存在隐私问题? ( 4)隐性采访是获取新闻的最佳途径吗? ( 5)
被调查的问题有多重要,具有多大的普遍意义? [4] 容易看
4隐性采访散论
4隐性采访散论
4隐性采访散论
出,问题无一例外都是建立在对隐性采访目的利弊的比较之上的。
问题的统一带来的是令人头疼的对立的观点,易言之,更具思考价值的是对上述问题的回答,而不是问题本身。总体上,可以把不同的回答分成三类,即赞成派、反对派和折衷派。
提倡隐性采访的主要理由是:采访对象进行的是犯罪行为,不受法律保护,所以记者采用***偷录的方式揭露是合法的。多数人认为,衡量是否可以采取隐性采访方式的主要标准,在于采访在总体上是否为了公共利益;另一方认为,
以“正义的” 违法行为对另一种 “非正义的” 犯罪行为合法,
符合民间道德。不难看出,上述观点存在明显的缺陷: ( 1)缩减了隐性采访的适用范围,除社会阴暗面外,社会的光明
面也在特定的情况适用这一采访方式,如对劳模、先进典型真实情况的了解; ( 2)将采访对象的是否合理合法,完全作为衡量记者是否合理合法的依据,失去了“度”的把握。难道只要采访对象处于非正义的地位,记者就可以为所欲为
吗?事实绝非如此。法律上一个简单的例子是,正当防卫与
防卫过当是有区别的,但两者都是基于自身防卫的需要,只
不过后者的防卫过了头; (3)如陈力丹指出, “公共利益”
4隐性采访散论
4隐性采访散论
4隐性采访散论
是一种主观标准,难以把握。
反对者的理由以前述普利策奖评选委员会对《芝加哥太阳时报》“海市蜃楼旅馆的报道”的评价为代表。评选委员会认为:“作为讲真话的新闻单位不应该利用这种欺骗手段获取信息”,但是反过来想,如果对采访手段苛求于完全纯粹的真实或正义,而由此陷入对新闻事实掘采的淡然和对公众知晓权的漠视,显然并非新闻媒介的本意。
较为折中的认识是:只有在无法或不能公开采访,或者在正常采访无法实现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