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血液制品安全和成分输血.pdf

格式:pdf   大小:219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血液制品安全和成分输血.pdf

上传人:qucheng26364 2021/11/23 文件大小:21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血液制品安全和成分输血.pdf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中华麻醉在线月
血液制品安全和成分输血
李士通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麻醉科

一、血液制品的安全性
过去 20 年,人们主要关注同种异体输血导致的肝炎和 AIDS,这些感染风险
现已罕见,血液导致的感染的下降重要原因之一为核酸技术的使用缩短了感染窗
口期(即从感染到出现阳性检查结果的时间)。人为差错、新出现的感染及脓毒
症成了人们的关注点。
美国每单位输血导致感染的发生率
感染 几率 窗口期(天)
人免疫缺陷症病毒(HIV) 1/80,000 11
人嗜 T 淋巴细胞病毒类型 1 和 2 1/641,000 51
巨细胞病毒(CMV) <% 快速
丙型肝炎病毒(HCV) 1/600,000 88-10
乙型肝炎病毒(HBV) 1/200,000 59
1、肝炎
通常黄疸型肝炎在输血后 50-180 天期间发病,并且临床表现从无症状到死
亡变化多样。然而黄疸型肝炎与非黄疸型肝炎发生率之比为 1:2—1:5。一 般来说,
诊断急性非黄疸型输血后肝炎,标准为在输血后 14-180 天之间,丙氨酸氨基转
移酶水平连续两次升高(至少间隔 14 天)。
乙型肝炎病毒的诊断血清学检查包括新出现的乙肝病毒表面抗原、表面抗体
或核心抗体。然而,90%输血后肝炎是由丙型肝炎病毒所致。
1983-1985 年以前,输血后肝炎总的发生率最低 3%,最高 19%,这取决于输
血的机构和地点(如来自于大城市的供血者肝炎发生率高)。大多数区域肝炎发
生率为 3-10%。许多血液成分,如 FFP 和血小板浓缩物,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