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
文档名称:

[后管理]绵阳市基本公共卫生工作实施方案绵阳市公共卫生实.pdf

格式:pdf   大小:218KB   页数:1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后管理]绵阳市基本公共卫生工作实施方案绵阳市公共卫生实.pdf

上传人:学习的一点 2021/11/23 文件大小:21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后管理]绵阳市基本公共卫生工作实施方案绵阳市公共卫生实.pdf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售后服务}绵阳市基本公
共卫生服务工作实施方
案绵阳市公共卫生服务

共卫生服务工作,并使该项工作进入常态化管理.
二、实施主体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主要通过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站),农村卫生院(村卫生室)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免费为
全体城乡居民提供,妇幼保健等公共卫生机构和其他基层医
疗卫生机构也可以通过委托或购买服务的方式提供。
三、目标任务
通过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建立基本公共卫生服
务体系和均等化的长效机制,缩小城乡公共卫生服务差距,
有效控制重大疾病和主要健康危险因素,不断提高城乡居民
健康素质。现阶段,在全市城乡统一启动国家确定的 9 项基
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综合考核合格率达 90%以上,居民满
意率达 85%以上。到 2011 年建立较为完善的城乡公共卫生
服务体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在全市所有地区、所有城
乡居民得到普及。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专项补助标准的
提高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化,逐步增加服务项目和内容。
有条件的县市区应适当增加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内容。
四、内容和要求
(一)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在自愿的基础上,为辖区常
住人口建立统一、规范的居民健康档案。建档人群以老年人、
慢性病患者、孕产妇、0-3 岁儿童为重点。健康档案信息主
要包括居民基本信息、主要健康问题及卫生服务记录。健康
档案要及时更新内容并逐步实现信息化动态管理。2011 年,
城市居民健康档案规范化建档率达到 50%以上,农村居民建
档率达到 30%以上。
(二)健康教育。采取发放健康教育文图和影音资料、
设置健康教育专栏、开展公众健康咨询、举办健康教育知识
讲座,开设电视台健康频道或栏目,充分利用电视、广播、
报刊、互联网等媒体,加强健康知识宣传教育,传播健康知
识,促进健康行为养成。健康教育文图资料不少于 12 种,
影音资料不少于 6 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健康
教育专栏不少于 2 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健康教育
专栏不少于 1 个,宣传内容至少每季度更换 1 次;每个基层
医疗机构每年至少举办 6 次公众健康咨询活动,每月至少举
办 1 次健康知识讲座。
(三)预防接种。为适龄儿童接种卡介苗、脊灰疫苗、
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麻疹疫苗、甲肝疫苗、乙肝疫苗、
流脑疫苗、乙脑疫苗、麻腮风疫苗等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在
重点地区,对重点人群进行针对性接种,包括肾综合征出血
热疫苗、炭疽疫苗、钩体疫苗。建卡建证率达到 100%,接
种率达到市“十一五”年度目标要求。发现、报告预防接种中
的疑似异常反应,并协助调查处理。
(四)传染病防治。及时发现、登记并报告辖区内发现
的传染病病例和疑似病例,配合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参与现场
疫点处理;开展结核病、艾滋病等传染病防治知识宣传和咨
询服务;配合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对非住院结核病人、艾滋
病病人进行治疗管理。
(五)儿童保健。为 0-36 个月婴幼儿建立《儿童保健
手册》,开展新生儿访视,实施儿童保健系统管理。新生儿
访视至少 2 次,儿童保健 1 岁以内至少 4 次,第 2 年和第 3
年每年至少 2 次。儿童保健内容包括体格检查和生长发育监
测及评价,心理行为发育、母乳喂养、辅食添加、意外伤害
预防、常见疾病防治等健康指导。新生儿访视率、儿童保健
系统管理率均应达 80%以上。
(六)孕产妇保健。为孕产妇开展至少 5 次孕期保健服
务和 2 次产后访视,建立《孕产妇保健手册》,实施孕产妇
系统管理。重点进行基本体格检查及孕期营养、心理等健康
指导,了解产后恢复情况并对产后常见问题进行指导。产前
检查、产后访视合格率 85%以上。
(七)老年人保健。对辖区 65 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登
记管理,开展健康危险因素调查,每两年进行一次基本体格
检查,提供疾病预防、自我保健及伤害预防、自救等健康指
导。老年居民健康管理率达 50%以上。
(八)慢性病管理。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高危人
群进行指导。对 35 岁以上人群实行门诊首诊测血压。对确
诊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进行登记管理,每季度至少随访 1 次,
每次随访时询问病情、进行体格检查及用药、饮食、运动、
心理等健康指导。慢性病患者管理率达 30%,控制率达 60%
以上。
(九)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对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进行登
记管理;在专业机构指导下对在家居住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
进行治疗随访和康复指导。每季度至少随访 1 次,每年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