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意境在古典诗词教学中的作用
摘 要:很多语文教师经常忽略一点:学生是人,老师是人,诗人同样也是人。无论是诗歌大家还是词赋圣手,在创作时也均是基于人的基本感情去激发灵感、成就文辞的,而且诗词中的这种情感越是鲜明就越会脍炙人口。
关键词:古典诗词;意境
古典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学的精髓所在,历代诗人的传世佳作被大量地选入中小学语文教材,可以说古典诗词教学已成为中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很多语文教师却在古典诗词教学上犯了“浅尝辄止”的错误,未能充分地挖掘诗词所蕴含的精神养分和文学价值,造成教育资源的大量流失,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工作上留下了不小的遗憾。
那么,作为一名语文教育工作者,又该如何正确地讲授古典诗词课文、真正地向孩子们展示古典诗词的魅力与价值呢?下面笔者将结合几类在诗词教学中常见的困难,就此问题一作分析:
一、听不懂
囿于作者生活年代和文化经历的差异,古典诗词往往在字词使用、句段排列和感情表达上与现代作品有着很大不同,使中小学生在阅读和理解方面感到较大困难,很难像学习现代课文那样通过理解字面意思而渐渐地领会作品内涵,即使勉强将原文背过也只是“空知其字、未明其情”,机械性地阉割了古典诗词学习的意义。
面对这一现象,许多语文教师常常把讲解诗中字词视为解决问题的主要办法,投入大量时间、精力去深抠、细讲某一个字词的含义,而后令学生将讲解内容熟记于心,考试时“照本宣科”即可。这种做法也许确实可以成功应付考试题目,但学生在得分之后仍会对考查内容一知半解,使古典诗词教学流于形式。
其实,很多语文教师经常忽略一点:学生是人,老师是人,诗人同样也是人。无论是诗歌大家还是词赋圣手,在创作时也均是基于人的基本感情去激发灵感、成就文辞的,而且诗词中的这种情感越是鲜明就越会脍炙人口。在古典诗词教学中,教师要重视的不仅是具体字词的含义,更应该是作品整体的内涵情感,也就是“意境”,只有通过调动自己和学生相似的情感、渲染诗词所表现的精神世界,才能切实领悟作者的心灵天地,从而有效、快速、长远地吸收作品的核心精华。
譬如在教授王维的《渭城曲》时,教师应重点把握“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二句,首先通过文化补充的方式把“酒”在古人文化生活中的作用和意象向学生做充分介绍,而后可借助富有美感和诗意的现代语言为学生描绘出一幅“杯酒送别图”,甚至可以借用身边实例去引发学生的此种情感,则全诗感情不必字字深究自可跃然纸上。
二、记不住
古典诗词的背诵是其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受教育者相关素养最为直接、集中的表现方式。中小学生正处于身体和智力发育的黄金阶段,背诵课本中的古典诗词理应不成问题;但由于大部分学生的背诵存在严重的机械性、片面性和强迫性元素,使其背诵效果差强人意,难以满足考试和日后进一步学习的需求。
许多语文教师将导致此类问题的原因归结于学生“太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