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胃-食管返流病
第一页,课件共74页
定 义
因酸性或酸 -碱性胃内容物返流到食管,甚至咽喉部、呼吸道所致的食管化学性炎症,以及食管外的病变
以返流性食管炎为主
第二页,课件共74页
消化道的肌肉
消化道是肌性管道,除口腔、咽、食管上端和肛门括约肌为横纹肌外,全由平滑肌组成
整个消化道的肌层都有两层,内环外纵,而胃囊尚有一层斜行肌
第三页,课件共74页
胃肠运动的调节
胃肠道的运动受多种机制的调节
神经系统
体液因素
其他
第四页,课件共74页
第五页,课件共74页
神经系统的调节
中枢神经系统
植物神经系统
交感神经
副交感神经(迷走神经)
非胆碱能非肾上腺素能神经
肠神经系统
肌间神经丛和黏膜下神经丛
第六页,课件共74页
中枢神经
中枢神经系统通过两条途经影响消化道运动:直接作用(经交感和副交感神经)和间接作用(经激素或神经内分泌途径)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和情绪变化可影响消化道运动
下丘脑是调节内脏功能的较高级中枢,其功能也受大脑边缘系统控制
延髓是调节消化道运动的重要脑区
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调节是通过神经信息物质完成:乙酰胆碱、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某些神经肽 (泛抑素、胃泌素、 CCK、P物质、 VIP、脑啡肽、NT、PP),和一氧化氮、前列腺素等
第七页,课件共74页
植物神经
一般说来,交感神经使运动减慢、张力减低、括约肌收缩;副交感神经则相反
非胆碱能非肾上腺素能神经广泛分布于交感和副交感神经中,分泌多种肽类等递质,与乙酰胆碱和肾上腺素共存,协调或独立调节消化道的运动
第八页,课件共74页
肠神经系统
肠神经系统 ( ENS ) 由包埋在胰腺、胆囊和胃肠道壁内的神经节及初级、次级和第三级神经纤维所构成。在胃肠道主要由肌间神经丛和黏膜下神经丛组成,约有10亿个神经元
肠神经系统在脱离中枢的情况下能通过神经元完成一定的功能,故有 “肠的脑(gut-brain)” 之称
肠神经系统能独立地调节胃肠道的运动和分泌
肠神经系统内有多种神经递质,如5-羟色胺、P物质、泛抑素、VIP、脑啡肽、蛙皮素、降钙素基因调节肽,和一氧化氮等
第九页,课件共74页
若干胃肠激素
胃泌素 G 细胞 (胃窦-十二指肠 ) LES-胃-小肠-胆囊收缩
CCK I 细胞 (十二指肠-空肠) 胃窦-幽门-小肠-结肠-胆囊收缩
胃体舒张 抑制胃排空
VIP D 细胞 (胃-肠-胰) 胃肠平滑肌、括约肌舒张
P物质 ECI 细胞 (小肠-结肠) 肠平滑肌和 LES 收缩
NT N 细胞 (小肠下段) 肠环肌舒张、抑制小肠蠕动
胰多肽 PP 细胞 (十二指肠-结肠) 大剂量可促进胃肠运动
GIP K 细胞 (十二指肠-空肠) 抑制胃排空
胃动素 EG 细胞 (小肠上段) 对 LES-胃-胆囊都有收缩作用
泛抑素 D 细胞 (胃-十二指肠-胰) 抑制胃肠和胆道运动
参考:周吕。中华消化杂志 1996。16:287
第十页,课件共7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