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
文档名称: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浅析.pdf

格式:pdf   页数: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浅析.pdf

上传人:wangzhidaol 2016/7/17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浅析.pdf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84· 价值工程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浅析 AnalysisoftheBuildingStructureSeismicDesign 李秀萍LiXiuping (东莞市城建规划设计院,东莞523129) (UrbanPlanningandDesignInstituteinDongwanCity,Dongwan523129,China) 摘要: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们提出了“建筑抗震概念设计”。本文根据多年_T-作经验,就建筑抗震设计要求及其验算进行了浅述分析。 Abstract:”conceptofanti—seismicdesignwasputforward”.Basedonyearsofworkexperience,thispaperbrieflyanalyzesanti— seismicdesignrequirementsandchecking. 关键词: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抗震验算 Keywords:buildingstructure;seismicdesign;alculation 中图分类号:TU352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们提出了“建筑抗震概念设计”。所谓“建筑抗震概念设计”是指根据地震灾害和工程经验等所形成的基本设计原则和设计思想,进行建筑和结构总体布置并确定细部构造的过程。我们掌握抗震设计概念,将有助于明确抗震设计思想,灵活、恰当地运用抗震设计原则,使我们不致陷于盲目的计算工作,从而做到比较合理地进行抗震设计。 1建筑抗震设计要求 、地基和基础的要求选择建筑场地时,应根据工程需要,作出综合评价。选择对抗震有利地段,避开不利地段,无法避开时,应采取有效措施。为避免建筑物发生“共振”破坏,应尽量使地震动卓越周期与待建建筑物的自振周期错开,减少地震能量输入。从地震的调查结果看,存在“共振”破坏,同一场地,地震会“有选择”的破坏某一类型建筑物而“放过”其它。例如1976年唐山地震时,天津东郊工业区同为软土地带,大量较柔的单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厂房破坏严重,而较刚的多层砖房破坏轻微,传统上,我们总认为“钢筋混凝土比砖混”结实,而这一案例则与其相反,刚好证明了“共振”破坏的存在。,共有164 幢6~20层的房屋倒塌;其中5层以下房屋破坏轻微,23层以上的大楼也未破坏:特别是高度达181m,,基本没有损害。该次地震持时22s,周期2s,加速度a≥。均证明了存在“共振”破坏,所以,在选择场地时,要尽量避免。《抗震规范》规定,建筑场地类别根据土层等效剪切波速和场地覆盖层厚度分为4类,见表1。表1中v为岩石或坚硬土的剪切波速;v为土层等效剪切波速,可根据实测或按下式确定v=—u0一。地基和基础∑n生设计应符合以下要求:①同一结构单元的基础不宜设置在性质截然不同的地基上;②同一结构单元不宜部分采用天然地基,部分采用桩基;③地基分为软弱粘性土、液化土、新近填土或严重不均匀时, 应估计地震时地基不均匀沉降或其他不利影响,并采取相应措施。表1建筑场地类别划分等效剪切波场地覆盖层厚度d(m1 速(m/s) d=00<d<33≤d<55≤d。≤1515<d,~5o15o<d。≤8d~>80 v~500 I j 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