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1
文档名称:

温泉度假区.ppt

格式:ppt   大小:3,209KB   页数:4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温泉度假区.ppt

上传人:文库新人 2021/11/25 文件大小:3.13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温泉度假区.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温泉度假区
第一页,课件共41页
学习目的
了解温泉的类型、旅游价值,国外温泉度假区建设,我国温泉开发的历史及现代温泉度假区建设,熟悉我国温泉度假区管理的部门与方式。
第二页,课件共41页

温泉及其成因
一、温泉的定义
通俗地讲,温泉就是从地底涌出的天然热水。当泉水的温度高于当地年平均气温时称为温泉。温泉的定义,各国采用的稍有不同。
我国广东省2006年颁布的《温泉旅游服务规范》:水温高于或等于40摄氏度,含有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的地下温热水或出露泉。
日本1948年颁布的《温泉法》:水温高于25摄氏度的热水、矿水以及水蒸汽或其他的气体(碳化氢为主要成分的天然瓦斯除外)
第三页,课件共41页
第四页,课件共41页
温泉的成因有两种:一是地壳里面的岩浆作用或是火山爆发时产生的,因为火山爆发后,就变成不会再爆发的死火山了,但是地壳运动高起来的地面,地底下还有没有冷掉的岩浆,就会不停地冒出热气。如果热气很集中,再加上有缝隙的含水岩层,就会因为热变成了高温的热水,而且还会有蒸气。这种原因所形成的温泉叫硫磺盐泉,以叫做硫磺泉。
二是地面水渗透的循环作用产生的,就是雨水下到地面时,往地底下渗透,变成了地下水。但是地下水受到地壳里面的热气影响就变成了热水,当热水温度变高,就会冒出地面形成温泉。这种原因形成的温泉大部分出现在山谷中,叫做碳酸盐泉。
第五页,课件共41页
温泉的种类
所在环境:火山型温泉和非火山型温泉
所在地质构造:火山区温泉、深层岩区温泉、变质岩区温泉和沉积岩区温泉
酸碱度:酸性温泉(PH值在3以下,如果低于1,就属于强酸)、弱酸性温泉(PH值在3~6间)、中性温泉(PH值在6~)、弱碱性温泉(~)、碱性温泉()
第六页,课件共41页
化学组成:氯化温泉、碳酸氢盐泉、硫磺盐泉、混合温泉。
分泌方式:普通泉、间歇泉、沸泉、喷泉、喷气泉、热泥泉。
与当地地表温度差:低温温泉、中温温泉、高温温泉、沸腾温泉
第七页,课件共41页
温泉的医疗功效
温泉自古就是人们用来作为水疗及养生的天然资源,温泉中含有丰富的矿物质,不仅对多种疾病有治疗作用,而且有保健、美容、护肤、疗养之功效。通过浴用、饮用、吸入等多重用途,可以使人解除病痛、消除疲劳、焕发青春活力。但是不同的泉质中含有不同的矿物质,对各种病症的疗效也不同。
第八页,课件共41页
第九页,课件共41页

我国温泉资源十分丰富而且类型齐全,现已发现的矿泉和温泉约有3000多处,遍及全国各地,主要分布大致可分为藏滇热水带、台湾热水带、东南沿海热水带、胶辽热矿水带、南北热矿水带、汾渭热水带。
第十页,课件共4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