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七章 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高层建筑(ɡāo cénɡ jiàn zhù)施工
本章主要(zhǔyào)内容:
;
(升提)施工工艺;
;
;
第一页,共36页。
第七章 装配式钢筋(gāngjīn)混凝土结构高层建筑施工
一、升板结构施工
,。
在施工现场就地重叠浇筑建筑物的楼面、屋面板,柱子(zhù zi)亦在现场预制,吊装好柱子(zhù zi)作为提升各楼板、屋面板的支撑和导架,用提升机具把各层楼板、屋面板提升到设计标高后加以固定,形成板柱框架结构。
第二页,共36页。
第七章 装配式钢筋(gāngjīn)混凝土结构高层建筑施工
:不需底模,模板用量少;
混凝土浇筑高空作业少,施工安全;
不需大型起重设备,工序简单(jiǎndān),施工速度快;
适合于旧城改造和现场狭窄的房屋建筑施工。
:
50年代~70年代各国都用应用,建成约60多幢;
最高:哥伦比亚建成36层的亚航空公司大楼;
我国:1983年天津的10层华北轻工展销楼。
第三页,共36页。
4. 施工(shī gōng)工艺流程
交替(jiāotì)提升各层板
基础挖土
基础施工
吊装柱子
浇筑砼地坪
重叠浇筑各层楼板
柱上安装提升设备
节点的最后固定
围护结构施工
装修施工
基础回填土
板校正临时固定
预埋地下管道
预制柱子
各层板间刷隔离剂
标出各层板的标高定位线
第四页,共36页。
关键设备是升板机
升板机主要技术(jìshù)性能
设备名称
起重量(KN)
提升速度(m/h)
提升差异(mm)
手动液压千斤顶
500
20左右
电动穿心式提升机
150~200
≤10
电动蜗轮蜗杆提升机
180~250
~
≤10
自动油压千斤顶
500
~
基本同步
第七章 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jiégòu)高层建筑施工
第五页,共36页。
提升单元的划分
板的提升单元的划分应由施工单位和设计单位按建筑(jiànzhù)结构平面布置,结合提升设备数量、技术状况、施工工艺,以及施工现场条件,综合考虑。每个提升单元不宜超过根40根柱,一般以16~20根为宜。
面积很大的楼板,可划分为数个单元提升,单元之间留左右宽的后浇板带,其位置应在跨中,如下图所示,待楼板提升完毕并固定后再连接起来。
第七章 装配式钢筋(gāngjīn)混凝土结构高层建筑施工
第六页,共36页。
第七页,共36页。
采用承力销、剪力块时焊接牢固(láogù);
采用后浇柱帽时,混凝土强度不低于10N/mm2。
提升程序
应编制(biānzhì)提升程序图,包括:提升方式、步距、吊杆组配(排列)、群柱稳定措施及施工进度等。
提升顺序应根据升板设备、升板数量、柱截面和长度、最佳高度柱能承受荷载等具体情况来确定。应考虑下列要求:
(1)提升阶段应尽可能缩小各层板的距离,使顶层板在较低标高处,将底层板尽早在设计位置固定,然后再提升上层板,有条件可采用集层升板;
(2)方便操作,减少拆装吊杆的次数;
(3)升板机的着力点尽量压低,以提高柱的稳定性;
(4)在提升阶段若满足(mǎnzú)稳定条件,可连续提升各板,就位后宜尽快使板柱形成刚接。
第七章 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高层建筑施工
第八页,共36页。
第七章 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高层建筑(ɡāo cénɡ jiàn zhù)施工
(jiùwèi)
(1)一般提升法
板的脱模顺序,系按角、边、中柱的次序,或由边柱向里逐排进行,每次提升高度不宜大于5mm,使板顺利脱开。
板脱模后,应按基准线进行一次校核与调整,板搁置前后应测调并作记录。
板调整好后,即可开动全部提升设备,通过水平控制系统使楼板保持在允许提升差异(10mm以内)范围内均衡上升。
每提升半个楼层为一提升阶段,将承重销插入孔内作临时搁置,调换吊杆,再开始做第二阶段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