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电信诈骗机制及防控措施分析.doc

格式:doc   大小:17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电信诈骗机制及防控措施分析.doc

上传人:临近再说 2021/11/25 文件大小:1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电信诈骗机制及防控措施分析.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电信诈骗机制及防控措施分析
热点:电信诈骗防范
历次电信诈骗案件发生后,舆论都会将矛头指向电信运营商。但防范电信诈骗重在用户信息安全的保障,其次才是通信链路管控。本期热点栏目将围绕这一主题,介绍电信诈骗防控措施以及企业级信息安全的防护。
【摘 要】为能更好地减少甚至杜绝电信诈骗的发生,进一步明确了电信诈骗的概念,全面列举了电信诈骗的方式,从作案范围、团体和作案技术等多个维度描绘了电信诈骗的行为特征,分析了电信诈骗的生存土壤,最后从相应的维度提出了一整套的布防体系。
【关键词】电信诈骗 跨境 防控
[Abstract] In order to further reduce telecommunication fraud and even eliminate it, the paper gave a clearer definition of TF (telecommunication fraud), listing every possible TF method, describing their behavior characteristics from such aspects as case area, criminal groups and technologies, etc., analyzed TF’s existing atmosphere, proposed an integrated prevention solution for TF.
[Key words]Telecommunication-Fraud (TF) cross-border prevention
1 电信诈骗概念
目前很多人容易将电信诈骗误解为是与运营商,甚至就是中国电信相关的一类犯罪活动,尤其当新闻标题出现“某省电信诈骗”字样时更容易引起歧义,这加大了民众防范、公安查处的难度。因此,也有很多学者建议将电信诈骗更名为“通讯诈骗”。电信诈骗在我国的刑事立法中并没有严格的规定,它是公安机关对借助于电信网络等渠道进行诈骗犯罪的一种通称,是指通过采取虚构或隐瞒事实真相来骗取财物的一种行为[1-2]。与现场的诈骗相比,电信诈骗突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因此也更隐蔽、更难侦破。近几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诈骗案件数量激增。来看一组来自公安部的数据:2011年全国电信诈骗案10万起,到2012起增至17万,2013年30万起,年增长率70%以上,而到了2014年全国电信诈骗案达到40万余起[3]。不仅如此,由于电信网络具备“全程全网”的概念及特征,电信诈骗也呈现跨国跨境化[4]的趋势,给追踪、定位和侦破带来防范上的难题。
电信诈骗类型包括传统的电信诈骗和新兴的电信诈骗两种。前者包括有如电话欠费诈骗、银行卡诈骗、退税退款诈骗、虚假中奖诈骗、虚构救急诈骗、冒充执法人员诈骗等情况,后者则通过利用网络平台或电视台诈骗、社保医保卡诈骗、钓鱼网站诈骗、微信诈骗等[5]手段实施诈骗。诈骗手段层出不穷,范围也更广泛。
2 电信诈骗的特征及形成
电信诈骗案件相对于普通诈骗,存在以下特点:
(1)作案隐蔽化。电信诈骗是一种非接触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