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8
文档名称:

厦门市博物.pdf

格式:pdf   大小:422KB   页数:1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厦门市博物.pdf

上传人:755273190 2021/11/25 文件大小:42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厦门市博物.pdf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厦门市博物馆《闽南民俗》陈列大纲

设计撰稿:陈耕( 执笔) 、石奕龙、庄景辉


设计思路:
以年复一年、周而复始的岁时节俗为干线,贯串闽南的人生礼仪(婚、丧、生、冠、祭)、
衣食住行、耕作渔获、商旅经贸、艺阵、信仰等****俗,展示闽南文化的丰富绚丽、独特迷人。
同时让海内外所有闽南同胞增进认同感、归宿感,认同闽南原乡、认同大陆中华。
一、传统民俗展览设计的反思
传统民俗展览多以学术的分类,将民俗分解为岁时、建筑、饮食、艺术、遂艺等陈列展
览。其弊在于:
1、脱离了民俗的原生态。人们的社会生活都是以年度为单位循环进行的,民俗则是特
定的人群在社会生活中年复一年日渐形成的没有法规条文的生活制度。脱离了社会生活,把
民俗变成一个个互不关连的系统来陈列,就脱离了民俗的真实性。
2、肢解了民俗的原生链,如闽南民间戏曲从来就是一个完整的民俗活动中的一环,它
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如何演出,演什么都是与整个民俗活动紧密配合,而非可任意恣情
演出的。
3、是人创造了民俗,又是民俗陶冶了人,学术的分类陈列,往往造成见物不见人,失
去了民俗最根本的内涵,也难以看出人与民俗、人与文化、文化与民俗的内在关联。
二、本大纲的设计思路
1、以闽南人一个年度的社会生活来展现其生活制度一闽南民俗。
2、在三百六十五天的生活中以年复一年、周而复始的岁时节俗为主干节点。
3、汲取传统设计中学术分类的条理性,将生产****俗、商贸****俗、饮食****俗、人生礼俗、
等适当分散于合适的节点集中展示。
4、以厦门(同安)的民俗表象为主,观照台湾、漳泉的民俗表象,着重呈现涵盖大多数
闽南文化区域的表象和共同的大传统与文化内涵。
5、尽可能突出人在民俗中的位置,尽可能复原典型的原生态的民俗环境。
6、尽可能使用新形式、新材料、新技术。
7、强调闽南与台湾民俗的相同与传承,又要完全以民俗文化表象说话。展览共分六大
部分:序、春、夏、秋、冬、跋。
序展示闽南民俗由来有自,源于中原,融汇百越,源远流长,生生不灭。
正月以开正、天公生、上元三个岁时节俗为贯串,同时展现闽南建筑、闽南民间工艺及
闽南的戏曲、音乐、舞蹈(阵头)、歌谣。
花月以开春、头牙为线,展示闽南农耕文化。
桃月以清明、三月节、妈祖生、大道公生为线,展示闽南的丧俗、民间信仰和民间医药。
梅月展示渔家昼民****俗
蒲月以端午****俗为引,展示闽***有的商贸文化。
荷月通过闽南古街(民国之前),展示闽南早期街市建筑与商贩民风。
瓜月以普渡和七娘妈生为线,展示闽南民间信仰****俗和成年礼。
桂月以郎君生、中秋为线,展示闽南音乐、曲艺、工艺艺术和民间游艺。
菊月以重阳、霜降为线,展示闽南人生礼仪、养生之道和侨乡文化。
阳月以小阳春和王爷生为线,展示闽南婚嫁、生育****俗和独特的送王船****俗。
葭月以冬至为线,展现闽南祭祖、丁宴等宗族文化和建房****俗。
腊月以尾牙、清尘、廿九暝为线,展示岁时节俗和闽南美食。
跋 展示闽南民俗随闽南人的“唐山过台湾”播传宝岛,薪火相传,历久弥新。
第一部分:序
1、文版:
前言
时光流逝,风云变幻,乡土的闽南,百姓的风俗,年复一年,周而复始,世代传承。平
淡而独特,历久而弥新。
2、绘制:①中原三次大规模开发闽南路线。(永嘉之乱,陈政、陈元光.王潮兄弟)②
古刺桐港③古月港④清末厦门港
提示:透明有机玻璃地板,下制作闽南地形沙盘,标示闽南重要历史遗址。(漳州莲花
池山遗址、金门富国墩、惠安林禄墓、南安丰州遗址、同安梵天寺、泉州古城、江对渡口、
安平桥、洛阳桥、姑嫂塔、石井安平港、施琅故居、漳州、南山寺、云霄将军山、火田村、
古刺桐港、古月港、镇海卫、东山古城、崇武古城、鼓浪屿水操台、胡里山炮台、金门郑成
功海上誓师、诏安陈吊眼起义、清水祖师、三坪祖师、银同妈祖、马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