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四单元 第2课
罗马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遗产
1
基本
要求
了解圣彼得大教堂所体现的历史、宗教、建筑和艺术等方面的成就;了解西斯廷小教堂中的著名壁画作品;认识米开朗基罗、拉斐尔、贝尔尼尼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
发展
要求
体会文艺复兴是一个需要巨人同时又产生巨人的时代。
说明
教学时可联系必修三专题六中的相关内容。
教学指导意见
2
精品资料
3
你怎么称呼老师?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教师的教鞭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4
梵蒂冈在拉丁语中意为“先知之地”。原为中世纪教皇国的中心。6世纪时获得罗马城的实际统治权,称为“教皇”。梵蒂冈是一个政教合一的神权国家。教皇是国家元首,也是全世界天主教的精神领袖。
梵蒂冈概况 自然地理:面积为0.44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最小的国家。位于意大利首都罗马城西北角的梵蒂冈高地上。领土包括圣彼得广场、圣彼得大教堂、梵蒂冈宫和梵蒂冈博物馆等。国界以梵蒂冈古城墙为标志。人口:0.1万,其中常驻人口仅540人,
5
15世纪末,佛罗伦萨共和国进入危机时期,统治者美第奇家族遭市民反对被驱逐。后来在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的“保护”下重返佛罗伦萨,但昔日光辉已去。
同一时期,罗马先后出现了几位“强有力的具有雄心壮志”的教皇。他们在加强政治统治的同时,提倡学术和艺术,大兴土木,修建各种宏大建筑,特别是教皇朱理二世时期开始大规模改建圣彼得大教堂。
罗马成为意大利文艺复兴兴盛期的中心的原因
6
一、西斯廷小教堂及其壁画
取名“西斯廷”,是因为该教堂是在教皇希克斯图斯四世时期(1471—1484年在位)修建的,故以教皇之名命名。西斯廷小教堂是罗马教皇的私人礼拜堂,今为梵蒂冈博物馆的一部分,虽然仅是一个小型礼拜堂,但它却是梵蒂冈城国和天主教世界的权威中枢,来自世界各地的红衣主教就是集会在西斯廷小教堂遴选教皇和召开全球天主教主教会议的。
1、西斯廷小教堂
7
西斯廷小教堂的壁画艺术是罗马暨意大利文艺复兴盛期绘画艺术的宝库。哪些人文主义艺术大师为此作出了重大贡献?他们的代表作品是什么?
8
历史现场:拉斐尔和西斯廷小教堂挂毯
朱理二世逝世后,接任的教皇利奥十世(1513—1521年在位) 登基不久,决定用挂毯装饰西斯廷小教堂的墙壁来纪念自己就任教皇。
利奥十世委托拉斐尔根据《使徒行转》中的圣彼得和圣保罗等使徒的事迹,设计10幅挂毯图案草图,作为织工编织的底图。结果,拉斐尔在1515年至1516年间,足足工作了18个月才完成该任务,其中,每幅草图尺寸为3.3×5.28米,这10幅草图送到当时欧洲毛纺织技术最好的布鲁塞尔,由拉斐尔的弟子主理编织。
1520年前后,挂毯全部织就。10幅挂毯挂在西斯廷小教堂祭坛两侧壁画的下面,平列起来,面积竟达175平方米,几乎相当于墙上其他艺术大师全部作品所占面积的一半。据当时人记载,当挂毯展出后,“整个教堂的人见了这些挂毯都目瞪口呆,一致认为系旷世佳作。”拉斐尔的这一杰作,为西斯廷小教堂增添了新的艺术光彩。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