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0
文档名称:

狂犬病(2).ppt

格式:ppt   大小:1,873KB   页数:2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狂犬病(2).ppt

上传人:aluyuw1 2021/11/25 文件大小:1.83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狂犬病(2).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狂犬病的防治与护理
组数:第17组
指导老师:潘虹平
组员:高君(组长)、 姚颐、吴丹、赵丹、 邹合娇、伍卿青
教学目的:
1)掌握:狂犬病的病因,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2)熟悉:狂犬病的治疗和预防。
3)了解:狂犬病的发病机制。
【中心内容】
● 狂犬病毒及狂犬病简介
※ 狂犬病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
※ 狂犬病的护理诊断及措施
▲ 治疗要点和预防
归纳与小结
狂犬病毒属核糖酸型的弹状病毒,一端纯园,一端平凹,有囊膜,病毒中心为单股负链DNA,外绕蛋白衣壳,表面有脂蛋白包膜,、碘酒、高锰酸钾、乙醇、甲醛等杀灭,当加热到100摄氏度时,只要2分钟就可以灭活。
● 狂犬病病毒:
● 狂犬病(rabies):
狂犬病由狂犬病毒引起,以侵犯中枢神经系统为主,是急性人畜共患传染病。人经动物咬伤,抓伤或舌舔感染。临床的表现为恐水、怕风、恐惧不安等。进行性麻痹和最终死亡为主要特征。其特点是潜伏期长,致死率几近达到100%。
※ 狂犬病的流行病学:
传染源:犬、猫、牛、猪、蝙蝠、狼等带病生物;
传播途径:主要是被动物咬伤后经唾液传染。
易感性:人人易感
狂犬病病毒具有嗜神经性,对神经组织有强大的亲和力,一般主要是侵犯脑干和小脑等神经细胞,然后传染侵入各器官组织。其发病机制分为三个期, 一是局部组织内小量繁殖期,二是从周围神经侵入中枢神经期,最后是整个器官扩散期。
※ 发病机制:
※ 狂犬病的临床表现及特征:
  

分前驱、兴奋、麻痹三个时期:


①. 前驱期:持续2~4天,常有低热,头痛,倦怠,恶心,烦躁,恐惧不安,还对声,风,光等刺激敏感,,这是最有意义的早期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