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8
文档名称:

临床用血申请制度.docx

格式:docx   大小:4,527KB   页数:2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临床用血申请制度.docx

上传人:云消雨霁2019 2021/11/26 文件大小:4.42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临床用血申请制度.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Ting Bao was revised on January 6, 20021
临床用血申请制度
临床用血申请制度
1、临床输血由临床医师填写输血申请单(包括血浆),注明输血量及成份,上级医师核准签名,报输血科备血,并在病程记录中注明用血理由。申请单上要写明用血时间,平诊输血需提前一天报输血科(急诊、抢救可当天用血)。输血申请单由输血科存档保管。电话、口头备血无效。
2、申请用血必须抽取受血者血液3mL连同申请单送检验科备用。如果用血量超过800mL以上,标本须酌量增加。
3、受血者配血实验的血标本必须是输血前3天的,逾时需重新抽血。
4、血液均有不长的保质期,所有用血量尽量按照病情需要申请避免浪费。
(一)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量少于800毫升的,由临床医师提出申请,上级医师核准签发后,方可备血。
(二)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量在800毫升至1600毫升的,由具有初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提出申请,经上级医师审核,科室主任核准签发后,方可备血。
(三)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量达到或超过1600毫升的,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提出申请,科室主任核准签发后,报医务部门批准,方可备血。
(四)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量达到或超过2000毫升的,须同时填写输血会诊单,经输血科医师(血液科医师兼)会诊报输血科主任审批。(急诊用血可事后补办报批手续)。输血科医师(血液科医师兼)应及时会诊,与临床医师共同拟定合理的输血治疗方案。急诊用血事后应当按照以上要求补办手续。
5、备用血以两天为限,逾期无效,但需延期使用者必须预先通知以便及时补充备血。
6、输血会诊内容应包括是否具有输血适应症,明确输血成份、用血量及输血时间和输血注意事项等。
7、输血申请单由输血科存档保管,输血会诊单随病历保存。
8、每次输血前都必须执行输血申请制度。
9、患者接受输血治疗,必须签署知情同意书。经治医师必须向患者或家属讲明输血的目的、可能发生的反应和经血液途径感染疾病的可能性
10、输血科建立严格的血液收领核查、发放核查、入库登记,保证用血安全。临床科室应当有专人持配血单领取临床用血,对不符合要求的血液应当拒绝领用。
11、临床科室医务人员给患者输血前,应严格核对,并将输血情况记入病历。如出现输血反应等情况,应详细记入病程录。
12、临床领取用血时,务必认真查对,一经出库不能退还.
13、以上未尽事宜,以临床《输血技术规范》为准。
紧急用血管理制度
接诊医师及时、正确地判断病情,对于需要紧急输血的患者,及时填写或打印《临床输血申请单》。同时医护人员采集血型和交叉配血的血样。
由医护人员将《临床输血申请单》、血型和交叉配血的血样送到输血科。
输血前检查包括:转氨酸、乙肝五项、丙肝病毒抗体,艾滋病毒抗体、梅毒血清等试验。如遇急诊,输血前必须留血样备查输血钱检查。
开输血申请单的首诊医师,负责追回输血前检查的结果并张贴到病历上。
5、输血科工作人员接到患者标本,立即进行血型检验并做好交叉配血。相合方可发血。
血液储存管理制度
1目的
规范已合格入库血液成分的保存方法、保存条件,确保血液保存过程中的质量安全。
2适用范围
适用于血液入库后和发出前的整个保存过程中。
3职责
值班岗位人员执行;
4工作制度
血液运输及入库应由具有相应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操作,血液保存区域除本科室人员外,非授权人员不得入内。
值班岗位人员负责血液保存区域内安全,需做好防火、防盗、防水淹等工作。
血液贮存设备不应做为它用,待检血液应单独存放,不能与合格血液成分混放。
血液保存设备应运行可靠,温度均衡,有温度记录。
值班人员负责每天检查四次贮血冰箱温度。
保持室内通风良好,温度、湿度适宜。
各种血液制品标准保存条件。
~6℃有明显标识的专用储血冰箱内。
-25℃以下有明显标识的专用储血冰箱内。
血液制品正常保存状态
,外观颜色正常,无溶血、凝块、气泡、渗漏及冰冻等状况。
,外观颜色为淡黄色,包装完好。
每周做好冰箱的消毒、清洁。
血液制品的存放

,确保血液成分正常周转,保证血液质量并杜绝血液浪费。
,不得紧密堆积;值班人员每天应对储血架整理一次,便于发血时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