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临床常用祛痰药总结
临床常用祛痰药总结
1 / 4
临床常用祛痰药总结
精品文档
临床常用祛痰药总结
痰液是呼吸道炎症的产物, 可刺激呼吸道黏膜引起咳嗽, 并可加重感染。呼吸科常见疾病如老慢支、慢阻肺、支扩、肺部感染、支气管哮喘等患者都或多或少有痰,除了对因治疗外,对症(祛痰)处理也很重要。
祛痰药可以稀释痰液,或降低其粘稠度,或加速呼吸道黏膜纤
毛运动,使之容易咳出。按作用机制,祛痰药可分为三大类: (1)恶心性祛痰剂和刺激性祛痰剂; (2)黏液溶解剂;(3)黏液稀释剂。很多祛痰药的作用机制并非单一的,这点需要注意。
恶心性祛痰剂和刺激性祛痰剂
比如氯化铵、碘化钾、愈创木酚甘油醚、桔梗流浸膏等,口服后可刺激胃黏膜,引起恶心、 反射性促进呼吸道腺体分泌物增加,使痰液稀释,容易咳出,从这一层面讲,它们与后面将讨论的“黏液稀释剂”有相似机制。本类药物作用相对温和,对稠厚粘痰作用不明显。打个不大恰当的比方,如果痰液像“果冻”一样稠厚,即使分泌再多水也不可能稀释它,除非专门用“黏液溶解剂” ,从结构上溶解它们方可能凑效。
氯化铵:有片剂及注射剂,常与其他止咳祛痰药配成复方制剂,比如复方贝母氯化铵片、 复方甘草浙贝氯化铵片等, 我院常用的祛痰水“苏芬氏合剂” 的主要成分就是氯化铵、 甘草流浸膏等, 效果不错。氯化铵口服后刺激胃黏膜,引起轻度恶心(这可能成为不良反应) ,反射性引起气管、支气管腺体分泌增加,部分氯化铵吸收入血后,经
.
临床常用祛痰药总结
临床常用祛痰药总结
4 / 4
临床常用祛痰药总结
精品文档
呼吸道排出,由于盐类的渗透压作用而带出水分,使痰液稀释,易于
咳出。临床使用:口服,每次 - g,tid, 小儿 30~60 mg/kg. 过
量服用可导致高氯性酸中毒,严重肝肾功能减退者禁用。
碘化钾:刺激性祛痰剂,但有粘液溶解和黏液清除作用,常用于
慢性支气管炎痰少而粘稠者。口服,每次 6~10 ml,tid, 小儿减半。
本品味苦(氯化钾也很难喝) ,可能会引起胃部不适。值得指出的是,由于本品含有“碘” ,若儿童长期应用可能导致甲状腺肿大,所以有甲状腺疾病的患者不宜使用。本品临床用的相对较少。
愈创木酚甘油醚: 作用与氯化铵基本相同,并有轻度镇咳、防腐
作用,大剂量有平滑肌松弛作用,但当然不可能单用它来平喘。临床
常用有片剂、糖浆剂。片剂:每片 g, 每次 g,tid 或 qid. 不
良反应包括恶心、胃部不适。肺出血、急性胃肠炎等禁用。
此类药物尚有吐根、棕胺合剂等。
黏液溶解剂
这类药物可分解痰液的黏性成分(比如粘多糖和粘蛋白等) ,使
得粘痰液化,黏滞性降低而容易咳出。
乙酰半胱氨酸:其黏液溶解作用较强,可用于急性 / 慢性支气管
炎、支扩、肺炎、慢阻肺或手术后等引起的粘稠分泌物过多所致的咳
痰困难。有片剂、喷雾剂、颗粒剂、泡腾片等,常用口服,每次 100~1200 mg,tid. 临床上也有用雾化吸入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