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doc

格式:doc   大小:36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zgs35866 2021/11/27 文件大小:3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2
1
教 学 设 计
第一单元 第1课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

1、积累词语,掌握“攒、拗、确凿、轻捷、相宜、方正”等词的读音、字形,并学会运用。
2、学****本文善于景物描写的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3、品味作者的简练生动、准确传神的语言特色,增强语感。
4、体味鲁迅先生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生活乐趣,尝试表达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体验。
5、学****鲁迅先生从小热爱大自然、热爱自由生活、追求新鲜知识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学****课文对事物的准确临摹、对动作的准确表达以及写作思路的条理性。
【方法手段 】预****法、朗读法、合作探究法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景导入:
每个人的童年,都有一片宽阔的原野,在这上面,你可以任意栽植世界上的花草,可以放飞所有的希望,可以播撒一生的幸福,可以荡漾一生的笑意。童年是美好的,只要有一颗敏锐易感的心,童年的一切记忆都会深深地留在心中,今天我们血虚《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了解鲁迅先生的童年的生活。(板书:1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走进作者,了解作品

鲁迅(1881-1936),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原名周樟寿,后改名树人。字豫亭,后改字为豫才。浙江绍兴人,出身于封建家庭,青年时代受进化论、尼采超人哲学和托尔斯泰博爱思想的影响。鲁迅原在仙台医学院学医,后从事文艺工作,希望用以改变国民精神。辛亥革命后,曾任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员、佥事等职,兼在北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等校授课。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后与《药》《故乡》等小说名篇一同收入小说集《呐喊》。五四运动前后,参加《新青年》杂志工作,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
鲁迅一生的著作包括杂文、短篇小说、论文、散文、翻译近1000万字,其中杂文集共16本有:《热风》;《坟》;《华盖集》;《华盖集续编》(1926);《而已集》(1927);《三闲集》,《二心集》(1930);《南腔北调集》(1932——1933);《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1934——1936)等。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狂人日记》(1918)《药》,讽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面。
《朝花夕拾》
《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鲁迅的回忆性文集,也就是鲁迅的以前的事情。它是一本家喻户晓的文集,是一本必读的文集,是一本如良师益友的文集。虽然《朝花夕拾》不只是为少年儿童写的,但写了许多关乎少年儿童的事,读起来兴味盎然,而且随着年岁的增加,我们总能从中读出不同的味道来,这就是鲁迅作品的魅力所在。这本书是鲁迅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中不同生活经历和体验的文字。
(导学案预****导学1----2)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菜畦(qí) 桑葚(shèn) 油蛉(línɡ) 蟋蟀(xī)(shuài) 斑蝥(móu) 缠络(chánluò )臃肿(yōnɡ) 珊瑚(shān hú ) 攒成(cuán) 收敛 (liǎn) 脑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