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计算机应用基础
第一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第二章 操作系统的使用
第三章 因特网(internet)应用
第四章 文字处理软件(word 2003)及应用
第五章 电子表格处理软件(excel 2003)及应用
第六章 多媒体软件应用
1
学习单元1 计算机的发展及应用领域
任务1
认识计算机及其发展过程和趋势
任务2
了解计算机的特点、分类和应用领域
2
精品资料
3
你怎么称呼老师?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教师的教鞭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4
早期的计数工具
西方:手摇计算机
5
任务1 认识计算机及其发展过程和趋势
1、计算机的定义
又称“电脑”,能帮助人类完成一些复杂的计算机工作。我们生活中常见的计算机通常指个人计算机(PC),也就是微型计算机。
贴近时代的定义:电子计算机是一种可以输入、输出、处理、存储数据和信息,无需人工干预的一类电子设备
2、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第一台计算机ENIAC
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全自动电子数字计算机“埃尼阿克”(ENIAC)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
用途:弹道计算和氢弹的研制
6
一体机
笔记本
台式机
7
ENIAC和EDVAC发明人莫奇来、爱克特
EDVAC
8
计算机发展简史
1946年
电子管计算机
1965年
集成电路计算机
1970年
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今
智能计算机 (研制中)
根据计算机采用的物理元件
1958年
晶体管计算机
电子管计算机(1946—1957)
第一代计算机采用主要器件是电子管,所以通常称这一代计算机为电子管计算机。这种计算机主要为军事与国防尖端技术的需要而研制,功能相对较弱。
晶体管计算机(1958—1964)
第二代计算机采用的主要物理器件是半导体晶体管,所以通常称为晶体管计算机。这个时期的计算机性能比第一代有了很大的提高,功耗、体积、价格都有所下降,速度和可靠性相应提高。这个时期代表机型为CDC6600。
集成电路计算机(1956—1969)
第三代计算机采用的主要器件是集成电路,所以通常称为集成电路计算机。由于集成电路代替了晶体管,使这个时期的计算机成本迅速下降,因而小型计算机开始产生。由于小型计算机成本低,性能好,适应范围广,在计算机推广普及方面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1970——)
由于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计算机的体积更小,功能更高,计算机开始进入了第四代,即大规模集成电路时代。1971年,第一台利用4位处理器的Intel4004问世,随后16位、32位相继研制成功,目前64位处理器已成为市场的主流。
了解计算机
9
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四个阶段)
(1946~1958年)
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
电子管
18000只电子管,6000个开关,7000只电阻,10000只电容,50万条线
主要电子元件
(ENIAC)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