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韩愈山石赏析.doc

格式:doc   大小:17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韩愈山石赏析.doc

上传人:雨林小课堂 2021/11/27 文件大小:1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韩愈山石赏析.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韩愈的山石赏析
韩愈的山石赏析
韩愈的山石赏析
相关韩愈的文章,感谢您的阅读!
韩愈的山石赏析
本文是对于 韩愈的文学文章 ,仅供参照,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韩愈 - 山石赏析 题目“山石”不是本要特意抒发的内容,而是取首句的头两个字而已。这是一首记游诗,准时间地址依次写来,全诗可分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从开头至“芭蕉叶大栀子肥”,写傍晚到寺所见风景。“山石荦确行径微,傍晚到寺蝙蝠飞”,首句写寺外山石的错乱不平,道路的狭窄崎岖; 次句写古寺的荒芜陈旧, 到傍晚时众多的蝙蝠窜上飞下,纷繁攘攘。仅此两句,就把整个深山古寺的风景特点突现出来,使人如临其境。以下两句是入寺坐定后所见阶下光景: 芭蕉叶子阔大,栀子果实肥硕,是新雨“足”后的特有景致, 读之令人顿觉精神痛快。
第二部分从“僧言古壁佛画好”至“清月出岭光入扉”, 写入寺后一夜的情景。 这里一部分先写僧人的热情招待, 先是主动地向客人介绍古壁佛画, 兴致勃勃地擎着蜡烛引着客人前去观看。 “稀”字既道出壁画的珍贵, 也生动地显露出诗人的欣喜之情。 接着写僧人的殷勤铺床置饭,“疏粝亦足饱我饥”,一见僧人生活的朴实,二见诗人对僧家招待的满意之情。 后两句写夜深入睡, “百虫绝”从反面衬托出深山古庙虫鸣之盛,直到夜深之后才鸣声渐息。“清月出岭光入
扉”,很有李白“床前明月光”诗句的意境,使人有无限静寂之感。
第三部分从“天明独去无道路”至“水声激激风吹衣”, 写晨去
文学分享
韩愈的山石赏析
韩愈的山石赏析
韩愈的山石赏析
相关韩愈的文章,感谢您的阅读!
的路上所见所感。雨后的深山,晨雾缭绕,曲径萦回,以至分不清道路,高低难行。一个“穷”字,写出诗人奔出雾区的喜悦。接下去描述脱离雾区,在一片晴朗中所见到的秀丽山景:峭崖上红花一片,山涧下碧水清清,更有那挺拔粗壮的松、枥树时时跃入眼帘。
“时见”二字看似平常,实有精准的含意,它表示这些松、枥树
不是长在一处的,而是诗人在前进中时时见到的。 如此便把风景拉开,
使读者的意念像随着诗人行走似的一路领略山中风情。 下两句写新雨
后的山涧,水流横溢,激溅奔泻,致使诗人脱去鞋子,提起裤管,小
心翼翼地在溪流中移进。山风阵阵,牵衣动裳,使人有赏不尽的山、
水、风、石的乐趣。这里风景丰富,境地清幽。所以诗写到此,很自
然地引出最后一段。
第四部分从“人生如此自可乐”到最后, 是抒写情怀。韩愈在长期的政界生活中,陟黜升沉,不由自主,满腔的愤懑不平, 郁积难抒。故对眼前这种逍遥自在, 不受人挟制的山水生活感觉十分快乐和知足。进而希望和自己同道的“二三子”能一同来过这种清心适意的生活。这种怨恨政界、追求自由的思想在当时是有积极意义的。
这首诗看似平庸, 实际有较高的艺术成就。 突出的特点是巧妙地运用了赋体中“铺采摛文”的手法。 所谓赋体的“铺采摛文”, 就不是一般地叙事状物, 而是在记述的过程中兴会淋漓地、 铺扬蹈厉地状写事物,绘景抒情,使之物相尽形,达到辗转生发的艺术效果。 《山石》诗便是如此。不论是开头部分的傍晚到寺,仍是后来的歇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