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奥德赛》教学设计.doc

格式:doc   大小:25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奥德赛》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guoxiachuanyue001 2021/11/28 文件大小:2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奥德赛》教学设计.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 .
奥 德 赛(节选)
教学目标:
1 •与文本对话,努力探索作品中蕴含的民族心理和时代精神,了解人类丰富的 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
2•通过文本学****深刻领会作品中人物强烈的思乡情感,特别是对亲人的思念 之情。
教学重点:认真阅读文本,品味作品中的重要语句,能深入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对家园之思是文学作品中“永恒的主题”的理解。
教学方法:讨论法 文本研****法
教学过程:
—、了解荷马和《荷马史诗》
荷马生活在希腊氏族社会解体,奴隶制开始形成的时代,经他记载留下了两 部长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是欧洲最早的诗歌,因此,荷马被称为欧 洲诗歌的鼻祖。
荷马史诗一方面是在民间的口头文学基础上形成的,它的原始材料是许多世 纪里积累起来的神话传说和英雄故事,保存了远古文化的真实、自然的特色。 同时表明在远古地中海东部早期这个古代文化中心,它的文学曾达到相当高度 的繁荣。史诗开始用文字流传下来之后,又经过许多世纪的加工润色,才成为 现在的定本。荷马史诗采用六音步诗行,不用尾韵,但节奏感很强。由于这种 叙事长诗是由艺人说唱,因此常常重复不少惯用的词句,甚至整段重复,一字 不改。有时有些形容词的重复使用,只是为了音节上的需要,并不一定对本文 意思有多少加强。而许多重复词句的一再出现,象交响乐里一再出现的旋律, 又能给人一种更深的美的感受。使用比喻来加强气氛,使得人物形象更加鲜明, 也是荷马史诗里一个突出的艺术手法。
《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的故事梗概大致如下:从前,在小亚细亚西部
沿海有特洛伊人的一座王都名叫伊利昂,特洛伊人是东方许多部族的霸主。当 时在希腊地方的强大部族总称为阿凯亚人,有时在史诗中也称为阿尔戈斯人或 达那亚人;阿凯亚人以迈锡尼的王阿伽门农为首。 伊利昂城的王子帕里斯乘船 到希腊,受到斯巴达王墨涅拉奥斯的款待,但他把墨涅拉奥斯的美貌的妻子海 伦骗走,带回伊利昂城。阿凯亚人非常气愤,便由墨涅拉奥斯的哥哥迈锡尼王 阿伽门农倡议,召集各部族的首领,共同讨伐特洛伊人。他们调集 1,000多
艘船只,渡过爱琴海去攻打伊利昂城,历时9年都没有把这座王都攻下来。到
了第10年,阿伽门农和阿凯亚部族中最勇猛的首领阿基琉斯争夺一个在战争
中掳获的女子,由于阿伽门农从阿基琉斯手里抢走了那个女俘, 阿基琉斯愤而 退出战斗。《伊利亚特》的故事就以阿基琉斯的愤怒为开端,集中描写那第 10年里的51天的事情。由于阿凯亚人失去最勇猛的将领,他们无法战胜特洛 伊人,一直退到海岸边,抵挡不住伊利昂城主将赫克托尔(帕里斯的哥哥)的 凌厉攻势。阿伽门农请求同阿基琉斯和解,请他参加战斗,但遭到拒绝。阿基 琉斯的密友帕特罗克洛斯看到阿凯亚人将要全军覆灭, 便借了阿基琉斯的盔甲
去战斗,打退了特洛伊人的进攻,但自己却被赫克托尔所杀。阿基琉斯感到十 分悲痛,决心出战,为亡友复仇。他终于杀死赫克托尔,并把赫克托尔的尸首 带走。伊利昂的老王(赫克托尔的父亲)普里阿摩斯到阿基琉斯的营帐去赎取 赫克托尔的尸首,暂时休战,为他举行盛大的葬礼。 《伊利亚特》这部围绕伊
利昂城的战斗的史诗,便在这里结束。
《伊利亚特》只写到赫克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