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
文档名称:

诗与画的联姻.doc

格式:doc   大小:16KB   页数: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诗与画的联姻.doc

上传人:guoxiachuanyue002 2021/11/28 文件大小:1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诗与画的联姻.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 .
龙源期刊网
诗与画的联姻
作者:李元洛 来源:《中学生阅读 (初中版 )》 2009 年第 04 期
春天,是一年四季中最美好的季节,而初春或早春,则是繁花似锦的春天的先声。如果一 个人的青年时代有如春天,那么,初春或早春则是人生的少年了。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抒写初春或早春的名篇佳句不胜枚举,诗人们大都是从花草梅柳等方 面着笔,如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的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如贺知章《咏柳》 的“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如白居易《钱塘湖春行》的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 才能没马蹄 ”,总之,就像宋代张栻的《立春偶成》所说的那样: “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 草木知。便觉眼前生意满。东风吹水绿参差。 ”然而。诗人刘方平却力避其同而力求其异,他 的务求新创的意识,现代心理学称之为 “逆向思维 ”或 “求异性思维 ”,正是由于求异创新,他的 《月夜》才让读者获得了耳目一新的惊艳般的喜悦。
刘方平,生卒年不详,生活于盛唐时代,河南 (今河南洛阳 )人,匈奴族。刘方平的高祖政
会,是曾封 “邢国公 ”的唐朝开身为高干子弟,又工词 赋而善书画,却于天宝九载应进士不第,于是绝意仕途,隐居颍阳大谷,即今河南颍水以北之 许昌一带。《全唐诗》中他存诗仅 26 首,并非如今日流行语所说的 “著名诗人 ”,但鲜桃一 口,胜过烂杏一筐,他有一些作品令人口颊生香,曾得到时人的赞许,如名诗人李颀就说他 “二十工词赋,惟君著美名 ”《(送刘方平》 )。今日的许多唐诗选本,也不敢把他遗忘。如 “落日 清江里,荆歌艳楚腰。采莲从小惯,十五即乘潮 ”《(采莲曲》 ),如 “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 人见泪痕。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春怨》 ),而《月夜》尤堪为其代表作。这首 绝句,可以说是 “想”得妙, “写”得也妙。想得妙,主要是在于它的构思新颖脱俗,能冲破陈旧 的咏春模式的藩篱,开创出别有天地的具有新鲜感的艺术世界。因为诗歌的本质是创造性的。 一篇创造性的佳构,远胜过三千篇雷同的平庸的作品。如同一颗晶莹照眼的珍珠,远胜过沙滩 上那成千上万的贝壳。《月夜》不愿重复前人,而是从 “虫声新透 ”这一他人未曾着眼的意象落 笔。显示了诗人独立创造的诗的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