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创伤性颅脑损伤后凝血及纤溶指标变化的临床分析.docx

格式:docx   大小:142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创伤性颅脑损伤后凝血及纤溶指标变化的临床分析.docx

上传人:科技星球 2021/11/28 文件大小:14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创伤性颅脑损伤后凝血及纤溶指标变化的临床分析.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创伤性颅脑损伤后凝血及纤溶指标变化的临床分析
 
 
柳海丽
【摘 要】目的: 探讨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主要凝血-纤溶指标变化与颅脑损伤严重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 方法: 以北京999急救中心2019年3月-10月收治的单纯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31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时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将患者分为轻型、中型、重型三组;治疗1个月后根据干预效果进行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比较各组间患者的凝血-纤溶指标变化。 结果: 中型组、重型组PT、APTT、TT、D-二聚体水平均显著高于轻型组(P<),重型组PT、APTT、TT、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中型组(P<)。结论: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伤后早期即可发生凝血-纤溶指标异常,且与颅脑损伤严重程度及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评估患者病情及预后的参考指标。
【关键词】 创伤性颅脑损伤;凝血功能 ;严重程度;预后
?创伤性颅脑损伤(TBI)是指外界暴力直接或间接作用于头部所造成的损伤,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加速,颅脑损伤在我国交通运输及建筑业的快速发展下发生率不断增高,仅次于四肢的损伤,具有发病急、病情复杂严重、病死率高、预后差等特点。凝血功能障碍是颅脑损伤较为常见的并发症,这种继发于颅脑损伤后的凝血功能障碍常出现短暂的高凝状态,然后继以纤溶亢进,加重了颅脑损伤后的继发性损害尤其是脑梗死、迟发性颅内血肿的风险,对患者的预后产生不利影响。本文将我院收治的符合条件的颅脑
损伤患者纳入研究,对凝血-纤溶指标检测用于颅脑损伤后的伤情判断和预后评估效果进行观察,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临床资料 选择2019年3月-10月我院收治的符合条件的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病例入选标准:①遭遇颅脑创伤,有可靠的CT报告证实颅脑损伤,入院时间<6h;②无严重合并伤,符合单纯TBI的诊断标准[1],即头部简明损伤量表(AIS)评分≥3分,头颈部以外身体其他部位AIS评分<3分;③既往无凝血功能障碍性疾病;④伤前未使用过阿司匹林、波立维等影响凝血功能的药物;⑤伤后未接受过抗凝治疗;⑥非孕妇或经期妇女。经上述标准筛选出符合条件且资料完整的颅脑损伤患者316例,其中男197例,女119例,年龄13-72岁,平均年龄(±)岁。
方法  患者入院时即刻抽取肘静脉血立即送检,采用日本Sysmex 7000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检测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D-二聚体水平,所有标本检测均严格按照标准操作规程完成。所有患者入院时记录GCS评分,入院后立即完成头颅检查,并根据患者病情的变化随时复查。所有患者治疗均参考颅脑创伤临床救治指南:有手术指征的及时行手术处理,其他的给予常规治疗,包括脱水、抗生素预防感染、护脑、激素治疗、对症支持治疗等。
病情分级标准及分组 根据患者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即根据患者的运动反应、语言反应、睁眼反应将316例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分为轻、中、重型三组,轻型组(13-15分)141例,中型组(9-12分)93例,重型组(≤8分)82例。组间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具有可比性。
预后评估及分组 住院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