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公共营养师基础知识第二章医学基础知识第一节人体解剖生理基础人体解剖生理学是基础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要涉及人体的基本结构和各系统的生理功能,是学习营养和食品卫生学不可或缺的基础学科之一。一、人体结构构成人体的基本单位是细胞, 细胞组合成组织, 组织又组合成系统, 并构成器官。多种组织器官构建成了复杂的人体。 1 .细胞细胞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虽然细胞的大小和形态各异, 但除极少数细胞(如红细胞)外,均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三部分组成。细胞膜以液态的脂质双分子层为基架, 其中镶嵌着具有不同生理功能的蛋白质, 是维持细胞形态和实现细胞内外物质和信息交换的屏障和门户。细胞质位于细胞膜和细胞核之间, 除有大量细胞基质外, 还含有大量的有形结构——细胞器。细胞器主要包括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和线粒体等。内质网是分布在细胞质中的膜性管道系统, 根据其表面是否附着核糖体而分为粗面内质网和滑面内质网。粗面内质网为蛋白质合成的场所; 滑面内质网与糖原的合成和储存、类固醇物质的合成等功能相关。核糖体是细胞内合成蛋白质的主要结构。高尔基复合体与细胞内一些物质的积聚、加工和分泌颗粒的形成密切相关。线粒体是由内、外两层单位膜所形成的圆形或椭圆形的囊状结构, 是细胞进行氧化供能的主要场所, 故有细胞内“动力工厂”之称。溶酶体是一种囊状小体, 是细胞内重要的消化器官。细胞核位于胞体的中央,由核膜包围而成。细胞核中染色质(在细胞分裂期为染色体) 是能被碱性染料着色的物质,其基本化学成分是脱氧核糖核酸( 简称 DNA) 和组蛋白。 DN A 分子上由不同核苷酸序列组成具有特定功能的片断称为基因。基因可储藏、复制和传递遗传信息并控制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据估计人的基因有 3 万多个。细胞的基本活动现象是新陈代谢和兴奋性, 新陈代谢是指细胞与其周围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 兴奋性是指细胞对刺激产生的反应, 这种反应是以生物电变化的方式反映出来的。新陈代谢一旦停止,细胞就会死亡,机体的新陈代谢完全停止,生命即告结束。 2 .组织结构和功能相同或相似的一些细胞及其周围的细胞间质一起构成组织。人体有四大类基本组织,即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和神经组织,见表 2-1 。上皮组织由密集的上皮细胞和少量的细胞间质组成, 具有保护、分泌、吸收和排泄等功能。结缔组织由大量的细胞间质和散在其中的细胞组成。结缔组织可分为疏松结缔组织、致密结缔组织、脂肪组织、网状结缔组织、软骨、骨骼和血液。肌组织是由有收缩能力的肌细胞组成的。肌细胞细长呈纤维状, 又称肌纤维。根据肌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特点, 可将肌组织分为骨骼肌、心肌和平滑肌三种。骨骼肌的基本组成成分是骨骼肌纤维, 由于在显微镜下可见到明暗相间的横纹, 因此也称为横纹肌。骨骼肌是随意肌, 接受躯体神经支配, 完成各种躯体运动。心肌仅分布于心和大血管根部, 呈分支的短柱状。心肌也是横纹肌, 部分有自主节律性,但不受躯体神经支配,而受植物神经支配,属不随意肌。平滑肌纤维呈梭形,无横纹, 由植物神经支配,属不随意肌。神经组织由神经元(即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组成。神经元具有接受刺激、传导神经冲动的作用, 根据形态可分为假单极神经元、双极神经元和多极神经元, 根据功能分为感觉( 传人) 神经元、运动( 传出) 神经元和中间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分布于神经元之间,对神经元起着支持、联系、营养、保护等作用。 3 .器官、系统和人体的分部不同的组织结合在一起构成了具有一定形态和特定功能的器官,如心、肾、肝、脾等。若干个器官结合起来共同组成完成某种生理功能的系统。人体包括运动、循环、呼吸、消化、泌尿、生殖、神经、内分泌以及感觉器官九大系统。各系统在神经体液的调节下, 彼此联系, 相互协调,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有机体——人体。根据部位,人体可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四部分,躯干又分为胸、腹、盆三部分,其内有胸腔、腹腔、盆腔。二、运动系统组成及功能运动系统由骨、骨连接和骨骼肌三部分组成。骨通过骨连接互相连接在一起组成骨骼, 构成人体的支架。骨骼肌是动力部分,附着于骨,收缩时牵动骨引起各种运动。 1 .骨和骨连接成人共有 206 块骨。骨按部位可分为颅骨、躯干骨和四肢骨三部分, 四肢骨又分为上肢骨和下肢骨; 根据形态, 骨分为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四类。长骨多位于四肢, 呈中空的长管状, 分为一体两端, 体部细长称为骨干, 内有管状的骨髓腔。长骨两端膨大称为骺, 幼年时, 骺和干结合部有一层软骨称为骺软骨,成年后骺软骨钙化为骺线,骨即不再增长; 短骨近似立方形, 主要分布于手腕和足的后部; 扁骨呈板状, 主要参与构成颅腔、胸腔和盆腔的壁; 不规则骨形状不规则, 主要分布于躯干、颅底和面部。有的不规则骨内含有含气空腔,称含气骨,如上颌骨等。骨白骨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