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高中生物选修3《DNA重组技术的基本工具》教学设计
高中生物选修3《DNA重组技术的基本工具》教学设计
高中生物选修3《DNA重组技术的基本工具》教学设计
《DNA 重组技术的基本工具》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的
1、知识与技术:简述 DNA 重组技术所需三种基本工具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基本观点、基根源理、科学方法的正确理解和掌握,逐步形成比较、判断、推理、剖析、综合等思维能力。
3、情感与价值观:认同基因工程的诞生和发展离不开理论研究和技术创新。
二、教材剖析
教材首先利用抗虫棉花的图片引导学生走进基因工程的领域,
然后阐述了培育抗虫棉花的过
程起码需要三种工具, 即正切实割 DNA 的“手术刀”、将 DNA 片段再连结起来的 “缝合针”、
将体外重组好的 DNA 导入受体细胞的“运输工具” 。通过实例激发学生的兴趣,然后再逐
一的介绍这三种工具的作用。 本节内容是基因工程的入门,
所以让学生掌握这三种工具的作
用是特别重要的。
三、学情剖析
报刊、 杂志、电视等媒体都有基因工程的介绍,
高二的学生已经或多或少认识一些基因工程
的内容。 知道人的生长激素基因可在鲤鱼中表达,
使鲤鱼生长快速; 知道寒冷水域中鱼的抗
寒基因可在植物中表达, 进而培育出抗寒性能高的植物 在现实生活中,
大田里栽种了转
基因的抗虫棉; 市场上卖的抗病毒的转基因甜椒 能够说,
以上内容都是学生学习基因工
程可联系的经验。此外。还有一些必修课中学习过的知识可作为学习新知识的铺垫,比方:
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
四、教学设想
本节内容主要介绍 DNA 重组技术的三种基本工具及其作用。学生认识到的基因工程实例是
激发他们学庸的叙述方式, 不利于调换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也不利于学生科学修养的全面提高。
应当通过创设情境, 提出问题,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比方:在介绍限制酶的的根源
时,能够通过问题“限制酶从哪里来寻找” ,诱导学生思考、阅读教材得出结论。此外,本
节内容比较抽象,上课过程中结合一些图片、动画,并让学生亲自去着手模拟制作 DNA 重
组的模型,这样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五、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DNA 重组技术所需的三种基本工具的作用
教学难点
基因工程载体需要具备的条件六、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与板书结合七、课前准备
1、教师:上网搜查基因工程的实例、图片、动画制成课件,准备模拟制作 DNA 重组的模
型的道具。
2、学生:预习课本,查阅资料认识基因工程的发展。
八、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课件展示图片
教师:引导学生议论:
?
,有没有可能出现这些生物?通过哪些技术能够实现?
学生:看图,达成议论题。
。
。
教师:由于基因工程的发展,
要实现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