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高家镇防洪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高家镇防洪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高家镇防洪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 录
综合说明
工程概略
丰都县高家镇防洪工程包含 3 条排洪渠,该镇滨临长江,建筑依山而建,但镇后坡陡且集雨面积较大, 致使洪水来时, 水量大历时短。 场镇对后坡来洪泄排柔弱,建设时基本没考虑后坡地区内的洪水,致使洪水泛滥,街道积水,小洪水时影响场镇人民的生活,大洪水时危及当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主要设计依据及标准
《防洪标准》 GB50210—94
《谨防工程设计规范》 GB50286— 98;
《城市防洪设计规范》 GJJ50—92;
《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洪水计算规范》 SL44— 93;
《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DL/T5057—1996;
《水工建筑物荷载设计规范》 DL5077—1997;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J14—87;
《浇灌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 GB50288— 99;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J7—89;
高家镇防洪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高家镇防洪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高家镇防洪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丰都县高家镇总体规划修编( 2009-2020)》
高家镇防洪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高家镇防洪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高家镇防洪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三峡后续工作总体规划》
《三峡库区湖北省重庆市三峡后续工作一期实施规划( 2011-2014 年)编制工作细则》
与业主签署的设计合同及 4 个集镇测量地形图。
水文气象
气象
本防洪工程位于丰都县, 丰都县属亚热带温和润湿季民风候区, 受西南和东
南季风影响,具有气候温和,雨量充足、日照少、云雾多、四季分明、立体气候
差别大、春季雨早、夏季酷热、秋天多绵雨、冬季干燥等特点。工程地区天气受
西风带天气系统以及西南低涡、 西藏高压、 西太平洋高压的影响, 长江横切变是
该流域降水天气的主要动力条件,西太平洋高压控制本流域时,气温高、闷热,
常伴有热雷雨发生, 西藏高压控制本流域时, 气温高、空气干燥、天气久晴不雨,持续时间续长,干旱严重。
西风带和副热带天气系统的交替活动,控制着本工程地区时间的长短及强弱,除影响温、湿、降水之外,也造成本流域降水量年内分派极不均匀,因此,具有春雨、伏旱、秋绵、冬干的特点。在一般情况下,工程地区春季降水较多,
很少有春旱现象, 降水较多时间一直持续到七月上、 中旬。今后,降水相对减少,在七、八月时处盛夏,气温高、蒸发量大,常有旱象发生 ( 伏早 ) ,至九、十月雨量显着增加,但降水强度不大,形成秋雨绵绵 ( 秋绵 ) ,以后随着气温的减低,降雨渐渐减少,进入冬季雨量稀罕季节 ( 冬干 ) ,属典型的季民风候特点。
根据丰都县气象站资料统计剖析,多年平均气温 ℃,历年极端最高气温 ℃,极端最低气温 - ℃,无霜期长,多年平均 306 天,最长 326 天,最短 287 天。热量资源丰富,多年平均日照时数为 1300 小时,主要集中在夏季
(6 ~8 月) ,平均 650 小时,占全年日照时数的 50%。多年平均降水量为 ,最大年降水量达 (1982 年) ,最小年降量 (1992年) 。降水年内
高家镇防洪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高家镇防洪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高家镇防洪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散布不均,年际变化大,每年 5~ 10 月为主雨季,降水量占%,而 11 月至次年 4 月降水量为全年降水量的%, 特别在冬干季节降水量仅占全年降水的 3%左右。
每年 5~10 月为主雨季,暴雨洪水多发生在这一时期。 根据有关资料, 年最大 24 小时暴雨绝大多半发生在 5~9 月,占总数的%,其中: 5 月占%, 6 月占25%,7 月占 35%, 8 月占%, 9 月占%,发生在 10 月份的仅有一次,且量级有关于历年最大 24 小时暴雨值来讲是较小的。工程所处地区为浅丘低山区,热量
丰富,蒸发量较大。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为 l230mm,多年平均陆面蒸发量为
500mm。工程地区径流主要由降水形成,多年平均径流深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