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法社会学视野中的社区矫正制度.doc

格式:doc   大小:29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法社会学视野中的社区矫正制度.doc

上传人:天道酬勤 2021/11/28 文件大小:2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法社会学视野中的社区矫正制度.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法社会学视野中的社区矫正制度
程 琥 孙 霞 吴丽娟
上传时间:2006-12-23
程琥(1970-),男,安徽金寨县人,法学博士,博士后,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工作人员 。/孙霞(1968-),女,内蒙古人,中央司法警官学院图书馆馆员。/吴丽娟(1978-),女 ,河北人,中央播送电视大学教师。
【内容提要】社区矫正是与传统的监狱矫正相对而言的一个概念。在社会转型过程中,犯罪多样化 ,需要罪犯矫正模式多样化。传统矫正模式由于未能充分考虑罪犯的不同社会需求,随 着社会开展、文明进步、人权以及人性化矫正需要提出,传统矫正模式的局限性也日益 暴露出来。因此,我们在讨论再社会化时,应该把社区矫正作为与传统监狱矫正同等重 要的矫正模式。由于社区矫正是一个全新的矫正模式,需要我们在矫正观念、制度,以 及运作方面予以明确和标准下来。
【正 文】
在由方案经济向市场经济的社会转型过程中,旧的社会标准体系不断地被冲破和瓦解 ,而新的社会标准体系正在形成和确立之中,由此很容易导致社会失范,引发一些社会 矛盾和问题,有些人甚至走向违法犯罪道路。犯罪以后,除了对于那些罪该判处死刑立 即执行的罪犯以外,对于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无期徒刑、有期徒刑、拘役、管制,以 及被剥夺政治权利的和监外执行的犯罪分子,如何根据不同情况对他们进行矫正,使他 们早日从犯罪人向社会人转变,回归社会,融入社会之中的问题也就凸显出来。传统矫 正一般采用封闭式、与世隔绝的监禁刑监狱矫正形式,随着社会飞速开展、文明进步、 人权以及人性化矫正需要提出,传统矫正模式的局限性也日益暴露出来。为此,作为再 社会化的一种重要形式的社区矫正制度在欧美国家得到迅速采用和推广,近年来国内也 开始关注并试图借鉴社区矫正制度的合理因素,在全国进行试点并推广,目前北京和上 海正在进行社区矫正的试点工作。(注:关于罪犯社区矫正与监狱的人性化管理方面, 上海与北京等城市目前正在进行改革与试点工作,效果非常明显。具体可以参见朱亚芝 ,“罪犯〞融入社会中——关于上海市社区矫治试点工作的调查报告[N].法 制日报,2003-02-“墙〞[J].新闻周刊,2003,(4).)
一、再社会化概念和意义
人天生是一种政治性动物,必须参与到有组织的社会中去,而社会就是由一定数量的 个人组成的有机整体。社会的良性运作离不开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形成的和谐关 系。从作为生物个体的人向作为社会群体的人转变的过程就是社会化。社会化的过程同 时也是个人学****和接受社会标准,特别是法律标准的过程。根据法律标准,个人通过具 体行为形成法律关系,从而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成功的社会化结果就是社会秩序,特 别是法律秩序得以形成和维持。然而当社会处于转型时期时,社会标准、价值标准和行 为方式可能在较短的时期内出现较大的、跳跃性的变化和多元化的倾向,个人在社会化 过程中很容易感到迷茫和不知所措,造成个体社会化的偏差或失败,使个体无法适应社 会生活,进而引起一系列社会问题,从而破坏社会秩序。在社会化过程中,法律标准以 其特有的明显区别于其他社会标准的属性,如法律标准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法律规 范包含着权利和义务内容,法律标准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等特征,保障社会化有序进 行。当然,社会化的有序进行取决于个人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