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3
文档名称:

《逻辑和语文学习》论文.doc

格式:doc   大小:4,738KB   页数:2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逻辑和语文学习》论文.doc

上传人:lu2yuwb 2021/11/28 文件大小:4.63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逻辑和语文学习》论文.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逻辑和语文学****论文
LT
逻辑与语文学****br/>参考资料
中学生写作中应注意的语法、逻辑问题漫谈
辛菊
现在中学语文教材取消了逻辑知识的教学内容,而在写作训练中不少中学生经常出现一些病句,语文老师觉得难以纠正。为此,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中学生写作中应注意的语法、逻辑问题。 
(一)选词贴切与概念的明确性 
概念是语词的思想内容,语词是概念的表现形式。语词运用得贴切、准确与否直接影响着概念的表达是否明确的问题。
概念可以用词或词组来表达。“书”是一个概念,“新书”也是一个概念,“他刚买的那本书”还是一个概念。但这三个概念的具体内容是不同的。在汉语里,一般说来,实词都能表达概念,虚词中的关联词语,如“如果……那么”,“因为……所以”等等,由于反映了事物间的联系,能在判断、推理中作逻辑联结项,所以也能表达重要的概念,否定副词
“不”“没有”能表达否定概念。至于语气词“啊”“吗”“呢”,结构助词“的”“地”“得”,则只有一定的语法意义,不能表示明确的概念。
同一个概念可以用不同的语词来表达。如“土豆”“山药蛋”“马铃薯”是一组意义完全相同的等义词,表达的正是同一个概念。表达同一个概念的语词在语言中可以互相替换而意义不变。
同一个语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也可以表达几个不同的概念。汉语中的多义词就是如此。如:“信”是个多义词,它在不同场合所表示的概念是不同的,词义的解释不能替换。“言而有信”(信用)、“不可轻信”(相信)、“忠实信徒”(信奉宗教)就表达了不同的概念。 
至于同音同形词和异音同形词所表示的意义大多毫无联系,根本就是不同的词,所表示的一定是不同的概念,是绝对不能读错音或理解错词义的。
汉语的词分成名词、动词、形容词、量词、代词等十一类。就一个词来说,它属于哪一类,就是这个词的“词性”,一个词在不同场合既具备甲类词的特征又具备乙类词的功能,这就是词的
⑧ 不能把中学生培养成理论脱离实际的现象。
例⑤的谓语“良好”能跟主语“印象”搭配,而“深厚”却不行,应改为“深刻”。例⑥“病状”和“康复”配不拢,没有“康复”的是“身体”不是“病状”。例⑦“教室”是具体的地点,怎么会变成“时间”?应把“教室”改为“上课”。例⑧“学生”也不会成为“现象”,应改为“人”。
(三)判断
判断是表情达意的基本形式,要使判断恰当,就必须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句子成份的搭配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1)主语和谓语的搭配;(2)动词和宾语的搭配;(3)定语、状语和中心语的搭配;(4)补语和中心语的搭配。
“两面对一面”或“一面对两面”的错误。
。如:
⑨ 中国有世界上没有的万里长城。
⑩ 工人师傅张大爷是苦水里长大的穷孩子。
他是多少死难者中幸免的一个。
例⑨中国就在世界上,怎么能说世界上没有呢?⑩“张大爷”怎么会是“穷孩子”呢?“死难者”与“幸免者”不能同存。这几例都是由于自相矛盾的词语搭配不当而导致的判断不恰当的逻辑错误。
。如:
纪念五四青年节的到来。
此句是把“纪念五四青年节”与“五四青年节来到了”两句糅在一起,导致判断不恰当。
(四)关联词语的运用与推理的逻辑性
推理要有逻辑性,首先要注意遵守逻辑规律: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和充足理由律,遵守各种推理的规则;其次要注意表达推理的句子之间的关联词语的正确运用。推理是用具有因果关系的复句或句群来表达的。语言表达中不要用虚假的判断作为前提进行推理,也不要滥用关联词语,强加因果关系,把本无推理关系的语句硬连在一起,构成错误的推理。在论辩中,如果推理不正确,论证就没有说服力,不能以理服人。
他普通话说得很好,看来一定是个北京人。
这次运动会,我班的成绩不是第一就是第二。
如果加强了纪律性,就会影响学****的积极性。
如果我重视了语文,数学成绩就会下降。
如果得到老师的表扬,大家的劲头就会更大。现在没有得到老师的表扬,大家的劲头就没有了。
努力学****才能取得好成绩。他努力了,怎么会得不到好的成绩呢?
要是刻苦学****就能考上大学。他没有考上大学,所以肯定是没有刻苦努力。
他没有评上先进,所以他肯定是个落后分子。
我们班同学全都按时返校了,只有两个同学还没有到校。
金属都能导电,所以导电的肯定是金属。
我又不想出国,干吗要费死劲学****外语。
青年团员要带头学雷锋,我是青年但不是团员,所以我不需要带头学雷锋。
知识分子家庭出身的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