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三年级语文《赵州桥》听课心得
杨老师是我们学科组里最年轻的老师,大家一直关注着她的成长,,认真钻研教材,精心预设教学过程,并虚心地向有经验的老师求教。在这次开课活动中,我被她自然、清新、稳重、扎实有效的课堂所吸引,一种成熟的韵味在她身上体现.
一、字词教学,重点突出。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检查学生字词的认读情况时,先让学生自读,然后让学生说说哪个词语比较难读,然后对该词语进行领读,“爪”的正音,课文中有一个词语是“前爪”(qián zhǎo),而这个“爪"比较难读,学生很容易读错。于是,杨老师特地指出来,让学生一起来读一读,这样做不仅可以加深印象,,杨老师还告知学生,“张牙舞爪”也读“zhǎo”,从课内到课外,起到举一反三的效果。(精品文档请下载)
二、教师语言具有导向性.
在语文课堂上,对教师的语言要求极高,,面对学生的回答也是从容不迫、游刃有余。比如在第一段的教学中,学生从读中知道了赵州桥已有一千三百多年了,杨老师马上说“你知道了它的历史"。当学生说它是隋朝的石匠李春设计的,杨老师就说“你知道了它的设计者和建造的时间”。特别是当学生绘声绘色地读完第一段时,杨老师便说:“听了你们的朗读,我已经迫不及待想去看看这座世界闻名的石拱桥了。你们想不想呢?”这样的回答不仅肯定了学生的朗读水平,又很自然地过渡到了下一个环节的教学,有种浑然天成的感觉。(精品文档请下载)
还有在第二段的学习中,——
生:从桥长五十多米,宽有九米多,我感受到赵州前的雄伟。
师:你从数字上看出了它的雄伟。
生读: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中间行车马,,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横跨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上。
(精品文档请下载)
师:用三个数字写出了赵州桥的雄伟。
这一系列的数字的确说明了赵州桥的雄伟,而杨老师毫不累赘的话语简洁又明了地暗示了学生的善于解读课文,为杨老师这样的教学机智而喝彩。(精品文档请下载)
三、借助多媒体突破难点,重视语言文字训练。
李春在设计整座桥时,为什么在大桥洞的顶上还有四个小桥洞呢?这样的设计到底好在哪呢?这是本节课要突破的难点。杨老师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出示了两张河水上涨时水如何从大桥洞和四个小桥洞流出的图片,让学生进行观察,再用自己的话说说这样设计的巧妙之处。由于直观的效果,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了这样设计的原因.(精品文档请下载)
生1:这样的设计很巧妙,发大水的时候水可以从四个小桥洞流出,桥就不会被冲坏了.
生2:这样设计既减轻了河水对桥的冲击力,又减轻了桥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生3:这样设计,水冲过来时可以从小桥洞里流出,对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