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7
文档名称:

固定资产管理作业规章.doc

格式:doc   大小:189KB   页数:3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固定资产管理作业规章.doc

上传人:799474576 2021/11/28 文件大小:18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固定资产管理作业规章.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 . .
1 / 37
固定资产之管理作业规章
固定资产之管理与稽核规章
目录
一、前言
二、固定资产管理办法
三、财产增置作业程序
现金收支管理作业程序
财产减损作业程序
财产之移转作业程序
财产之保管、维护与盘点作业程序
财产之记录、列帐作业程序
财物报表作业程序
表格
01物品验收单
02财产增加单
03财产卡
. . .
2 / 37
04财产异动申请单
05报修服务单
06财产增减表
前 言
  为使本校固定资产之管理作业有所遵循,本校财产之管理,除依行政院颁布之「财物标准分类」与教育部颁布之「私立学校会计制度之一致规定」之相关法令规定外,依本办法与作业程序之规定办理。
固定资产之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为使本校固定资产得以有效管理、建立健全制度、财产管理作业有所遵循,特订立本办法。
本校财产之管理,系参照行政院颁布之「财物标准分类」、事务管理手册与教育部颁布之「私立学校法暨施行细则」、「私立学校建立会计制度实施办法」、「私立学校会计制度之一致规定」之相关法令规定,并斟酌本校实际状况订定之。
本准则所称财产,系指土地、土地改良物、建筑物、机械仪器与设备、图书与博物暨耐用年限在两年以上之其它设备。
财产管理单位与权责:
(一)总务处:为财产管理之主管单位,对于固定资产并负有定期或不定期盘点、稽查、考核之责。
(二)会计室:掌握财产统制帐目,并依法行使「部审核」职权,审核购置、报废财产等之相关程序。
(三)图书馆:负责图书、博物之管理与相关表报之编制。
(四)体育组:负责体育器材之管理与相关表报之编制。
(五)卫保组:负责医疗用品之管理与相关表报之编制。
(六)各单位:负有保持良好状态之实物保管与与财产帐列数相符,并定期与庶务组相互核对之责。
(七)使用人:其它财产使用人,皆负有保持良好状态之实物保管与与财产帐列数相符,并定期与庶务组相互核对之责。
学校财产每学年至少应定期或不定期实地盘点一次。
本校不动产之各种权状、蓝图与有关的契约书,应由总务处保管。
本校各种设备有关之保固书卡、保证书、说明书、使用手册等数据,应妥善保管。
本校固定资产的增置、减损均应通知会计室,以利帐务之处理。
本校固定资产的会计科目分类如下:
(一)土地
(二)土地改良物
(三)建筑物
(四)机械仪器与设备
(五)图书与博物
(六)其它设备
第二章财产增置
财产之增加,包括购置、营建、改良与扩充、交换、拨入、受赠。其中购买土地部份,应经董事会决议与校务会议通过,并报请主管教育行政机关核准后办理。
. . .
4 / 37
购置财产到达校,或营建、改良与扩充工程完成,以与交换、拨入、受赠等财产取得时,应由验收人员与监办人员根据契约、图说、发票、清单与有关文件办理验收,其属专用者,并应会同使用单位办理之。
财产购妥申请付款前,庶务组应填具「物品验收单」、「财产增加单」,财产经使用单位验收后由验收人与监验人员签认。验收人员除厂商外,应包括采购单位、使用单位、会计室之派出人员,必要时得另请技术人员参加协助办理。
财产于完成验收程序时,庶务组应立即依行政院颁行之『财物标准分类』分类编号,黏订财产标签,并登记「财产卡」。如为教育部奖补助经费所购买者,同时亦需黏贴教育部专款补助标签。
进行验收时若数量、规格与品质不符或有损坏与其它瑕疵时,得拒绝验收,应由负责采购人员与厂商协商,是否退货重新交货或扣款处理;有签定合约者则依合约执行。
购置固定资产未经总务处庶务组办理财产登记作业完成验收签章确认前,不得向会计室申请付款。
增置之财产如有产权凭证、使用说明书、保固书卡、保证书等资料,应由庶务组依财产编号详细登记。
第三章财产减损
财产之减损包括,处分变卖、报废、损失、交换、拨出、捐出。
财产之处分、变卖--财产之处分变卖应先经预算之程序,并应由申请人填具「财产异动申请单」,会同总务处办理招标、比价与议价等手续,其所得应缴回校库。
财产报废应依年度预算计划进行。
各类财产有下列情况时,始可由使用单位填具「财产异动申请单」,办理报废手续
财产业经使用逾使用年数,且确实无法使用。
财产业经使用逾使用年数,虽尚可使用,唯因科技进步,为教学或研究之必需而进行汰旧换新。
财产虽未届满使用年数,然已失去原有效能,而不能修复,或修复价格昂贵。
报废财产仍有残余价值者,应会同庶务组进行拍卖,将所得缴回学校。
财产如有遗失、盘亏、毁损或其它原因而致损失者,应由使用单位将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