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5
文档名称:

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工作规范课件.ppt

格式:ppt   大小:165KB   页数:2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工作规范课件.ppt

上传人:读书百遍 2021/11/29 文件大小:16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工作规范课件.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工作规范
狂犬病暴露处理规范文件
以前, 无 统一
《狂犬病暴露后处理工作规范(试行)》
卫生部 10月
《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理操作指南 》
CDCC, 12月
《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理工作规范( )》
卫生部 12月
修订背景
06《规范(实施)》与07《指南》发挥了主动作用
对规范医疗卫生机构开展狂犬病暴露后处理工作
为遏制并降低中国狂犬病发病数
各地在实践中有部分意见反馈
病例中有11% PEP
中国疫苗和被动免疫制剂生产技术取得进展
组织修订
为深入规范PEP,卫生部决定修订
CDC组织实施
咨询意见
查阅整理权威文件
分析防控工作现实状况
组织教授起草
疾控、药检、临床、基层
教授审阅
行政审批发文
09版关键内容介绍
狂犬病暴露定义
狂犬病暴露分级
狂犬病首次暴露后处理
狂犬病再次暴露后处理
狂犬病疫苗免疫效果评价及不良反应处理
狂犬病暴露前免疫
特殊人群狂犬病免疫
狂犬病暴露后处理机构和人员要求
狂犬病暴露定义
狂犬病暴露是指被狂犬、疑似狂犬或不能确定健康 狂犬病宿主动物咬伤、抓伤、舔舐粘膜或破损皮肤处, 或者开放性伤口或粘膜接触可能感染狂犬病病毒 动物唾液或组织。
06版为“狂犬病宿主动物 ” 修改理由: 依据WHO和美国CDC 判定方法, 应首先对伤人 动物进行判定, 如确定健康, 则无需进行暴露后免疫(如犬和猫 观察期为10天)
06版为“皮肤或粘膜破损” 修改理由: 定义, 应该还包含“开放性伤口或黏膜接触可能感染狂犬病动物 唾液或组织”, 此种情况属于“non-bite” 情形;
2. 根据WHO对于暴露 分级, 英文翻译出来应该是“粘膜或破损皮肤处”而非“皮肤或粘膜破损处”, 即使粘膜未破损, 也存在感染 可能性 。
狂犬病暴露分级
根据接触方法和暴露程度将狂犬病暴露分为三级
I 级: 接触或喂养动物, 或者完好 皮肤被舔;
Ⅱ级: 裸露 皮肤被轻咬, 或者无出血 轻微抓伤、擦伤;
Ⅲ级: 单处或多处贯穿性皮肤咬伤或抓伤, 或者破损皮肤被舔, 或者开放性伤口、粘膜被污染。
狂犬病首次暴露后处理
I 级暴露者
无需进行处理
Ⅱ级暴露者
立刻处理伤口并接种狂犬病疫苗
确定为Ⅱ级暴露者且免疫功效低下 , 或者Ⅱ级暴露位于头面部者且致伤动物不能确定健康时, 根据Ⅲ级暴露处理
Ⅲ级暴露者
立刻处理伤口并注射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 随即接种狂犬病疫苗
预防免疫, 越早越好
一旦感染 (被动物致伤)
一旦与外周神经结合
病毒开始在伤口局部复制繁殖
一旦症状出现
病毒开始向中枢神经系统移动
死亡几乎不可避免
潜伏期
感染
前驱症状
临床症状
昏迷和死亡


在侵入神经系统前及早采取方法
侵入神经系统后没有任何有效手段阻止病程发展
狂犬病首次暴露后处理
伤口处理
根本冲洗
20% 肥皂水 和一定压力 流动清水交替根本清洗、冲洗全部咬伤和抓伤处最少15分钟 , 然后用生理盐水(也可用清水替换)将伤口洗净, 最终用无菌脱脂棉将伤口处残留液吸尽 。
消毒处理
用2-3%碘酒(碘伏)或75%酒精涂擦伤口
相关缝合
伤口情况许可, 应尽可能避免缝合
确需缝合 , 在完成清创消毒后, 应先用抗狂犬病血清或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作伤口周围 浸润注射, 数小时后(不少于2小时)再行缝合和包扎 。
特殊部位 伤口处理
眼部、口腔、外生殖器、肛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