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初二语文小石潭记导学案.doc

格式:doc   大小:89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初二语文小石潭记导学案.doc

上传人:小雄 2021/11/29 文件大小:8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初二语文小石潭记导学案.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以:①全石以为底(
为:①全石以为底(
清:①水尤清冽(
可:①潭中鱼可百许头
差:①参差披拂(
(4)重点句翻译
①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初二语文《小石潭记》导学案
设计者:王恋审核者: 姓名 班级 学号
【学****目标】、作品常识,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 能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把握重点语句的翻译,疏通文意,初步背诵课文。
3、 品味生动优美的语言,体会作者情感。4、学****寓情于景的写法,借景抒情的艺术特 【学****重点】积累文言字词,把握文意,体会作者情感。【学****难点】体会情景交融。
【资料链接】
有关作者: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今山西永济县)人,唐代中期杰出的文 学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与韩愈齐名,并称“韩柳”,都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 者和奠基人,散文尤为著名。他写的游记散文,往往借景抒情,寄托政治上的不得志。
写作背景:由于永贞革新失败,柳宗兀于唐顺宗永贞兀年(375年)被贬到永州任司马。 永州当时是一个荒僻未完全开化的地区。但永州山脉起伏,丘壑幽深,河川纵横,风景雄奇。 由于政治上的失意,他的精神极为悲愤、忧郁。作为贬官,柳宗元在永州有职无权,无所事 事,于是有时间出游。为排解内心的愤懑之情,柳宗元常常不避幽远,寄寓自己的不幸遭遇。
在永州期间,柳宗元共写了《始得西山宴游记》《钻潭记》《钻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 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八篇知名山水游记,后人称 《永州八记》。《小石潭记》是《永州八记》的第四篇,描述了一个清幽宁静的小石潭风景。
关于“记”:“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记叙描写,也可以抒情议论,并通过记 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因此,它可以写景 状物如《核舟记》,也可叙事如《桃花源记》,也可将写景状物与议论抒情结合起来像《小 石潭记》。
寓十青于景:即在景色的描写中寄托情感,作者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抒发自己的感情。这样可
以避免直白的感情渲泻,显得委婉、含蓄。
【自主学****br/>一、初读、整体感知
(1)
读准下列字词
为蛎
为屿披拂 幽邃 篁竹 参差为小甚 悄怆 恕己
• • • • • • • • • •
佩环
清洌 馋然 偎尔 拿忽 枣 寂零
(2)
结合语境,解释词语:
①西行百二十步。(西:)②如鸣佩环,心乐之。(乐:)③皆若空游无所依。(空:)
④斗折蛇行(斗:蛇:)⑤其岸势犬牙差互。(犬牙: )⑥凄神寒骨。(凄: 寒:)
(3)
一词多义
)②卷石底以出( )③以其境过清( )
) ②为垠,为屿,为堪,为岩( )
) ②以其境过清( )
) ②不可知其源( )
) ②其岸势犬牙差互( )
③凄神寒骨,悄怆幽遂。
二、朗读课文,标记段落序号,整体感知文章
文章按什么顺序写的?抓住了小石潭的什么特点?作者对小石潭的整体感受是什么?
根据课文段落,分析各段依次写了哪些景物?
第一段描写了、、以及潭边的。
第二段描写了 和 o表现潭水 的特点。
第三段描写小潭源流,依次抓住溪身的 和岸势的 来写。
第四段描写了小石潭中 的气氛。第五段记录同游者,是 常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