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做一个适时出现的“指路人”.doc

格式:doc   大小:25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做一个适时出现的“指路人”.doc

上传人:drp539609 2021/11/29 文件大小:2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做一个适时出现的“指路人”.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做一个适时出现的“指路人”
——霍懋征教育思想学****体会
东湖镇中学 周 凌
霍懋征是谁?
见证过世纪风云,仍守护于小小教室,一以贯之;载享有诸多荣誉,仍倾情于三尺讲台,初衷不改。
霍懋征是谁?
我说,她首先是一名教师。教师,这个身份印记极为朴素然又内涵丰富,霍懋征以真挚谦逊的灵魂担当起这一身份。惟其如此,她一生“用爱育爱”; 惟其如此,她六十多年一直工作在小学教师一线岗位;惟其如此,她始终坚持对教育的思考和发言;惟其如此,她不断探索实践着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艺术……
从五十年代起,霍懋征在教学中创立了有自己独特风格的“讲读法”,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获得极高评价。然而她并没有就此固步自封,经过实验探索,果断改 “讲读课”为“读讲课”。这一改变,既是霍懋征谦逊求真、改革创新精神的体现,又是霍懋征对教育本质的进一步理解,在霍懋征教育事业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对当代教师的教学实践,也极具指导借鉴意义。
一、改 “讲读法”为“读讲法”,是对传统教育思想的颠覆。
“讲读法”,就是以“教师讲”为主,以“学生读”为辅,其教学定位就是以教师为主体、以学生为受众,以“教”为主、以“学”为次。这符合中国传统教育思想。“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师说》中的这句名言,常常被用来诠释教师的角色定位,细细琢磨,这句话其实反映了教师的主体地位:“传道”、“授业”这两项内容的主导和主体均是教师,而学生只是被动的受众;只有“解惑”这一内容,提到了学生的主动学****质疑。教师以自我为中心,传我所欲传的“道”、授我想授的“业”,而学生只需服从、只需承接。这种教育观本质上漠视了学生的主体性。
与之相反,“读讲法”,就是以“学生读”为主,以“教师讲”为辅,变学生被动学****为主动学****学生成为了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是在“寻道”、“求业”、“解惑”, 教师则成为教学活动的辅助者。
改 “讲读法”为“读讲法”,这种革命性的改变,意味着教师角色的全新定位。从此,在教学道路上,教师不再是一路带着学生直达目的地的列车司机,也不再是全程掌控全程讲解的旅团导游,教师将领队位置让给学生,自己退开一步,静静关注,当学生遭遇困惑、迷失方向或误入歧途时,教师就会适时出现,为学生答疑解惑、指点迷津。
以笔者的教学实践为例,初中语文课本收录有高尔基《海燕》一文,《海燕》创作于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前夕,是一篇革命的宣言书,具有历史社会背景。教师在“讲”的时候,往往无法摆脱窠臼,自然要灌输“无产阶级革命”这一概念。然而,发生在一个世纪前的异国的大革命,并不能让今天的初中生感同身受,由于时代社会环境的变化,个人生活经验的不同,“无产阶级革命”对于他们而言,仅是个抽象的概念。那么,是否可以认为《海燕》一文已落伍了,不适应时代了呢?不。真正优秀的文学作品之所以优秀,正是因为它的艺术性、思想性能超越国界,超越时代,既属于过去,又属于未来。《海燕》并没有落后于时代,落伍的是教学理念,在教学中过分重视文本的传统解读,将文本的创作意图、时代意义预设为教学目的,把学生的思维往里边生拉硬拽,结果,是将《海燕》这一伟大的文学作品“煮”成了一锅“夹生饭”。
既然如此,就让学生自己去“读”,自己去感悟。对今天的初中生来说,《海燕》的现实意义体现在哪里呢?这个问题,还是交给学生讨论。撕去“海燕”身上“无产阶